中国新年民众拜神祭祖 古老民俗世代传承

人气 186

【大纪元2012年01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过年,是中国最隆重欢庆的日子。过年有很多古老相传的民俗。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起,民众就开始为过年忙碌,贴对联、年画、门神;置备年货,迎接远方回家的亲人,过个团圆年。虽然各地风俗不尽相同,但在中国广大农村,过年吃饺子、放鞭炮、拜神、祭祖等传统仍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

农村历史传承:祭祖 迎神

黄历正月初一,民间称过年。腊月二十三,被称为“祭灶节”,这天人们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中原城乡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腊月二十三,被称为“祭灶节”,这天人们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摄影:梁淑菁 / 大纪元档案照片)

山西长治千年古县长子县的蔡先生表示,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为过年忙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到家乡,人们开始打扫卫生、购买年货等。有条件的人家给每个人买一身新衣服。除夕下午,人们开始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腊月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祭祖

蔡先生说,当地历史沿袭下来的习俗是,“腊月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祭祖—到门口磕头烧纸,把祖宗请‘回来’,一起吃团圆饭过年。到了午夜12点,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烧香拜天地,迎接神(玉皇大帝等诸神)。祈祷神保佑人们来年平平安安。”

“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压岁钱。除夕夜,年轻人和小孩子通宵守岁。初一开始人们都走亲戚拜年。

过年期间有一天是接财神,意在财神菩萨保佑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五谷丰收。富有的更富有,贫穷的变富裕。初五以后再把祖先‘送走’”。

除夕夜,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压岁钱。(摄影: 林伯东 / 大纪元档案照片)

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县30多岁的罗先生表示,三十年夜饭前先祭奠祖先,每个去世的长辈都有牌位,给他们摆供品。“自从我出生以来,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如此。然后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子夜,开始烧香、摆供品、放花炮、接财神。”

民风古朴的陕西,过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除夕到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

在浙江,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拜六神”。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黏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满’字春联贴于米缸上,象征米缸满满,永不缺粮。 (摄影:梁淑菁 / 大纪元档案照片)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寓意进入佳境。另外,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

除夕那天,藏族人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书法家挥毫写春联赠送给民众。 (摄影:梁淑菁 / 大纪元档案照片)

除夕饺子是重头戏 先敬诸神

每逢除夕,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寓意“岁更交于”,更重要的是表示不忘祖宗。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民间,一直保持除夕夜吃饺子的传统,团圆饺子是年夜饭的重头戏。

东北吉林的林先生说,提起过年,首先想到就是吃饺子。东北人更讲究过年浓浓的亲情。儿女无论如何要回到父母身边,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团聚在一起,甚为热闹。年三十这天,母亲和媳妇早早就张罗包饺子,这是一项大“工程”。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过年喜气吃饺子——元宝(摄影:林仕杰/大纪元档案照片)

家乡在河南武陟的“pplong”博文表示,除夕夜煮饺子的一个风俗保留至今:煮饺子时,锅铲要顺着一个方向,贴着锅沿铲动,形成圆形——团团圆圆之意。饺子馅里有菜,在年三十的晚上,取“财”之意。辞旧迎新之际人们吃饺子,寓意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

“煮好的饺子,首先要上供,供先祖,供诸神。在神位前捧上一碗一碗的饺子(一般每碗里面放6个,其中含有六六大顺之意),摆好筷子,点上三炷香,然后燃放爆竹和鞭炮,邀请先祖和诸神回家团聚。敬好了先祖和诸神,家里人就可以品饺子了。”

放鞭炮驱邪

放鞭炮,是中国过年的重要习俗之一。每当新年的钟声响起,鞭炮声便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据了解,鞭炮,历史悠久。过年放鞭炮还有消灾的含意。所以,人们以过年放鞭炮这一形式,祈望免灾避祸,平安顺利。

纽约法拉盛放鞭炮迎中国新年(摄影: 戴兵 / 大纪元档案照片)

有关放鞭炮有着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它每到除夕之夜都会出来作恶,伤害人畜、糟蹋庄稼,而“年”这种怪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所以人们每年除夕都会在家门贴红对联、放鞭炮、燃烛、点灯、守岁,来驱赶“年”。故放鞭炮有了驱邪的寓意。

广东惠州刘先生说,除夕全家吃年夜饭。午夜凌晨后,家家户户放“接年鞭炮”,同时还放烟花。河北承德县的村民说,再穷的人家都买鞭炮,在新年到来的一刻放鞭炮驱邪。

京城古韵

在北京,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并普及起来。

北京的庙宇中,有几处的宗教活动是极富特色的。如正月初八的弘仁寺、十五日的黄寺、二十三的黑寺、三十日的雍和宫等,这是喇嘛庙宗教仪式:由喇嘛们扮演鬼怪;长教喇嘛手执法器,游转之后,将“鬼”除之。“五显财神庙”、“东岳庙”、“白云观”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责任编辑:李熙)

相关新闻
海外过新年 收养华童成中国文化大使
中国新年贴“福”贴
新年前夕 北京持续雾霾 多地重度污染
四川古蔺镇强拆致多人死亡 村民无心过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