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涉猎少专精 大陆“煎饼人”越来越多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5月16日讯】大陆最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煎饼人”,指的不是卖煎饼的人,而是“什么都一知半解的人”。一项调查显示,有近9成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多是一知半解的“煎饼人”,近3成的人承认自己就是“煎饼人”。专家警告,社会既需专才,也需通才,年轻人如果只做纯粹“煎饼人”,可能耽误大好青春。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所谓的“煎饼人”,就是随着各种信息渠道的发展,许多人不再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让自己的关注点,浅浅地散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如煎饼一样薄而大。这样的人就被称为“煎饼人”。有人认为,“煎饼人”就是谚语中所说的“门门通,门门松”。

调查显示,88.6%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多是“煎饼人”,27.7%的人承认自己就是“煎饼人”。这项调查共有10,024人参与,受访者中,80后占51.9%,70后占25.2%;62.1%的人为已毕业大学生,15.1%的人在读大学。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煎饼人”?54.1%的人首选“人们越来越浮躁,很少深入读书思考”;53.9%的人认为原因是“各种信息渠道发达,获得答案方便快捷”;46.7%的人指出源于“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独立和深度思考能力”;30.0%的人表示原因是“虚荣心作怪,懂得多有面子”;28.8%的人觉得原因是“社会上专才不吃香”;20.4%的人认为源于“人们爱好庞杂”。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遐龄认为,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煎饼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拜金主义带来的社会浮躁。人们忙于逐利,很难沉下心来阅读思考。同时,商业原则渗透到各个领域,在以酒为媒介的商业性交往中,人们需要更宽泛的话题来维系关系。

“教育制度畸形也导致不少年轻人缺乏独立和深入思考能力,成为‘煎饼人’。”谢遐龄说,目前中小学还是应试教育为主,不少学生读课外书和发展特长被称作“不务正业”;不少大学又是“放羊”式教育,很多刚刚脱离应试束缚的学生,找不到方向,精力都被分散了。

深圳市公务员巩固则发现,如今一些聚会快变成微博八卦播报了。“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因为兴趣爱好聚在一起了,聚会基本上都是浮于表面的聊天打诨。有时为了有话说,都使出浑身解数网罗天下事,热闹成了一群人的孤单,有些关系也在这种浮夸的形式中疏远了。”巩固说。 

“人们常开玩笑说,‘百度一下,你就什么都知道了;谷歌一下,你就知道得太多了’。”上海某培训机构职员曾柯觉得,现在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发达,不少人都懒得深入思考了,因为上网一搜便知“天下事”。曾柯每天都会上网看各类新闻,但他只是“知道而已,并不会深入探究,确实如薄而大的煎饼”。不过周围同事都觉得他懂得多,喜欢和他聊天,这让他很有自豪感和存在感。

“煎饼人”越来越多会有什么影响?调查中,54.5%的人担心人们思维趋简单化,会使社会创造力减少;51.5%的人认为人们会变得越来越浅薄,不利于文化传承;48.7%的人担心会加重社会浮躁之风;33.1%的人担心人们趋于浅交往;25.2%的人表示会使青年人过分沉迷流行文化。此外,也有36.3%的人认为“煎饼人”知识面广阔,可以快速判断各种信息。
  
一位网友担心,现在旅游有各种“攻略”,写诗有写诗软件,即使是成功,也有励志书来告诉你如此这般即可简单复制。如果大家都选择“拿来主义”,在这样的惯性下,会不会影响社会创新?

安徽警官学院青年教师周美警告,她有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考了8张证书,却在求职时屡屡碰壁,“很多用人单位说她‘样样通,难免样样松’,怕她在专业领域不深入,无法胜任工作”。周美说,社会既需要专才,也需要通才,但通才也需要有专攻,如果年轻人只做纯粹的“煎饼人”,很可能耽误了大好青春。

责任编辑: 林琮文

相关新闻
创业者看过来 教你如何慎选伙伴(上)
CNN采用高科技 50职位遭裁减
中国新一代“超生游击队”投奔海外
惨绝人寰 文革多少教授文人不堪屈辱自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