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眷村的故事

人气: 34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1月04日讯】眷村通常是指台湾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中国大陆各省的中华民国国军及其眷属,因国共内战失利而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徙至台湾后,政府机关为其兴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过,有部分人广义认定眷村也包含荣民与眷属自行兴建的大范围违建。

形成背景

● 1945年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收回日本台湾总督府管辖区域,已经逐渐有中国大陆各省居民与官兵来台湾。

● 1949年,中华民国国军失利于国共内战,各省的军民、政府人员被迫转往台湾定居。据统计,1946 年台湾的人口约610万人,1950年却激增为745万人,其中增加的数量绝大部分为此阶段的新住民。中华民国政府为了解决150万以上激增人口带来的居住问题,开始兴建房舍或安排宿舍,并将新住民以军种、职业、特性等,分别群聚于一定范围,即为现在所知的“眷村”。

●1990年代后,因眷村老旧改建后的混住与年龄结构等多项社会因素,台湾居住于眷村的外省人口比例迅速降低。

公有眷村定义

一般定义的眷村,是指陆海空军三军、宪兵与其他类种官兵与眷属所居住的眷舍,不包含中华民国政府为教师、警察、公务员、公家机关聘员、中央民意代表(国民大会代表、立法委员等)兴建的眷舍。

地理分布

至今,眷村已有超过60年的历史,全台总计曾经有过886个眷村,10万8000多个眷户,主要分布在台湾北部、中部、南部等都会区域。

建筑特色

●1950 年代,除了由日治时期遗留房舍所留下的眷村建物外,大多眷村都是建设于公有地的简单房舍。早期最普遍的克难房子,是屋顶盖稻草、竹泥墙的眷村房舍。

●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时,经军方修建后,大多眷舍主体改为砖造,并具有私人厕所、浴室、厨房规模、及主梁、屋瓦与电线线路等设备,此建物演变约与当时台湾建物略同。砖墙上常有蓝、白、红的国旗色彩与反共精神标语。

●1970年代末期后,台湾房地产热络并大量新建及改建房舍,但是眷村碍于所有权等因素无法改建,每户除庭院外,居住面积仅6至10坪。自此砖造平房或加强砖造低楼层眷村建物样貌迅速呈现相较之下的落后,这情形尤以都会区内最为明显。

生活形态

●几十户至百户眷村规模,成为单一社区,此特性让同一眷村内居民互动密切。

● 眷村有它独特的文化,因为它汇集了中国各个不同省份的人、语言、风俗、习惯、穿着和饮食,相较于早期台湾的村落或社区,更突显了它多样性的风貌。

●早期住在眷村的人,大都怀着思乡的心情,期盼着随时能够“反攻大陆”,因此是以过客的心态住在台湾,和外界的互动就不多,“竹篱笆”成为眷村的代名词,多少也反应出它对外的封闭性。

蜕变的眷村文化

一甲子的时间过去了,第二、甚至第三代也相继出生,随着都市的更新发展、眷村改建、通婚、到外地就业就学,眷村早已融入当地文化中。当“竹篱笆”被拆除,眷村一点一滴的消失的时候,这种独特的眷村文化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明了保存历史的重要性。

新竹市大鹏二村。(图由风轻扬数位影像工房提供)

台北四四南村(现为“信义公民会馆”)四四南村为台北地区第一个眷村。(图由黎洁滢会长提供)

杨梅眷村一角。(图由风轻扬数位影像工房提供。摄影:山秀峰)

杨梅眷村一角。(图由风轻扬数位影像工房提供。摄影:山秀峰)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新竹文化局、社团法人外省台湾人协会、台北市明湖国中时光探索队、风轻扬数位影像工房)◇

(责任编辑:索妮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