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教部:缩短学用落差 着重产学合作

3大学抢先设立专班 次长陈德华表示就业率至上 学界:关键在工作机会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3年03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技职教育的学用落差,让外界忧心台湾基础人才难寻。教育部将产学携手专班,列为第二期技职再造重点,希望培养能与职场连结的学生;不过学界认为,要翻转以“升学”为主的技职教育现状,光有政策不足成事,关键在于产业界是否愿意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

许多学生毕业后,踏入职场所做的工作,却是与所学无关,最主要是学校教学校的一套、产业做产业的一套;教育部未来让业界提出想要的人才条件,并一同参与培育过程,让任何阶段的毕业学生,都具备“直接就业”的能力,着重建立学校、官方、产业公会的联系平台。

教育部次长陈德华表示,过去技职教育能在台湾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每阶段都是做“终结型”的课程设计,每一阶段都是为就业规划,而不是为了升学;未来将慢慢引导高职以“就业率”作为办学指标,而非“升学率”。

不过学界认为,关键在于产业界是否愿意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合理的薪资待遇。如果高职毕业生起薪仅有22K,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升迁前景,就很难说服年轻人放弃继续升学。

现在许多企业主都担心人员流动率高,不愿意给予高职毕业生优渥的薪资条件;也有年轻人倾向选择升学,不愿过早投入职场。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专业发展中心执行长张文昌表示,这两种观念都必须克服,才有可能走出学用落差的困境。

张文昌提到,科大设置产业学院、契合式人才专班是一个方向,也是很大诱因,过去便有电子大厂和学校合作,让学生一边念书、一边工作,4、5年后同时取得学历和工作资历,毕业后就能担当初阶干部,对年轻人有一定的吸引力。

陈德华认为,产业是“用人单位”,应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产、官、学密切配合,才是解决人才危机的最佳药方,不过难处在于台湾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环境,个别公司多半没有太多余力育才。

为了有所突破,教育部和学校倾向找产业公会合作,期盼公会组织凝聚成员共识,一同指出需要的人才素质。教育部自民国95年(2006)推动产学携手专班,至101年已开设470班、超过2万名学生受惠,未来将扩大推动。◇

(责任编辑:尚颖)

设置“社产业学院”科技大学

学校 产业学院规划
勤益科技大学 勤益科大与81家工具机厂商签约,企业提供工程师驻校教学,业界提供2‚100万奖学金,1‚400位实习名额。表现好学生起薪至少40K以上。
南台科技大学 国内动画大厂“西基”合作,培育3D动画人才,一起开设16门45学分课程,大四到业界实习1年才可毕业。优秀者起薪45K以上。
台北科技大学 培育学士级黑手,毕业同时取得乙级和甲级技术士证照。

资料来源:各科大 制表:江禹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