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拾穗:二十年后

作者:曾涣钊

人气 4
标签:

近几年,从新闻媒体报导和日常生活感受到社会现象正在改变当中,例如晚婚、少子化、人口老化、有些大学开始招收不到足够的新生、大学生起薪低、博硕士生增加、但就业市场长期低迷等。

这些现象不是在一天、一个月、一季或一年内形成,但是当我们开始感觉到或发现这现象或趋势时,它已经存在一段不算短的时间,而且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扭转改变。

每天个人要做许多决策,例如吃什么、住在哪里、上下班时走哪一条路线、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学习什么科目、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等,这些决策的影响有的是一天、一个月;但是也有的会影响到一年、十年或一辈子。

每天一些琐琐碎碎的决策看起来是个独立事件,但是日子久了,一点一滴就会成为一条线、更广的面,或是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或文化。

因此,当自己做个人决定,企业在作决策,或政府在制订与百姓相关的法律、政策、或各种规划时,会考虑到未来多久? 五年、十年、二十年或更长。

个人觉得现在看到的现象或结果,大都是二十前的想法或规划所造成的。就如前人(管子)说如果是看一年的打算就种稻谷,如果是看十年就种树,如果有百年就培养人才。视时间长短,有不同的考虑和成效,有些成效是短期内看不见的,但是仍值得去做

问题是在讲求功利、立竿见影、快速回收的时代,有多少人可以耐心的等待作一个决定和努力之后的五年、十年、二十年以上才看到成果?有多少企业家或政府领导人物具有十年或二十年以上,为长远作规划的视野?

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是过去的二十年前的决策所造成,再往后看二十年,这些现象又会有什么改变或转机呢?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今日来看,真是远见。@

摘编自 《管理拾穗部落格》 安瑟管理Arthur 提供

相关新闻
管理拾穗:借贷平衡
管理拾穗:四个人的故事
管理拾穗:准时是专业的基本要求
管理拾穗:向下寻找出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