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们撼动世界的时代

X-Knowledge HOME 译者:龚婉如

人气 145
标签:

十多年前迎接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我们将出版社名称“建筑知识”变更为“X-Knowledge”。X-Knowledge,也就是从传递“建筑”知识,转而成为传递“X”的知识。同时也打算顺势推出新杂志,于是便说服了公司推出《X-Knowledge HOME》这本杂志。

本书是由《X-Knowledge HOME》杂志中“建筑师的话”所节录而成。这本杂志目前虽然只推出两年多,共二十三册,内容却网罗了几乎所有二十世纪的建筑巨匠。

二十一世纪建筑的样貌该是如何?在这个远大的构想之下,我们必须对于二十世纪的建筑有充分的了解。

二十世纪的建筑,被称为“住宅”的时代,同时也存在着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贫困空间、恶劣的都市生活等社会问题。因而在二十世纪初期,近代的建筑师们纷纷希望藉由建筑来解决这些问题。

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为数不多的建筑师们撼动整个世界的时代。

因此,我们将代表住宅、居住的“HOME”加入了杂志名称里。

岛国日本位处欧亚大陆边境,具有什么样的居住文化呢?现代日本的居住空间、居住文化又该如何?我们藉由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文化探索,从近代建筑巨匠所说过的名言、现代建筑师的访谈之中来寻求解答。

本书的内容也是在这样的概念之下诞生。

我们该如何理解建筑这个存在?

这些被称为建筑师的人,创作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

名作应该如何解读?

建筑、居住、艺术、都市应有的样貌为何?

人类探求、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此外,我们也站在海外建筑师的观点,重新探讨了日本文化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十世纪建筑的核心设计,在海外称为“International Style”(国际式样),日本则称之为“Modernism”(现代主义)。

国际式样的特征,在于反对将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很多小房间与空间,而是尽可能消除隔间,将内部连续化、一体化,外墙加上大面的玻璃窗,使内外的水平方向在视觉上是连结在一起的。最大的特色在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大多建筑都呈现合理的方形,并藉由大窗户打造出流动且透明性高的空间。这是一种适用于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

法兰克.洛伊.莱特、勒.柯比意、密斯.凡德罗被称为近代建筑(现代主义时代)的三大巨匠,再加上华特.葛罗培斯,则称为四大巨匠。

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衍生出了一九一九年创办于德国一家学生人数只有一百人的小型美术学校包浩斯。第一代校长是葛罗培斯,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校长则是受到纳粹所迫害的密斯。

莱特对于以欧洲建筑运动成果之姿出现的包浩斯、密斯、葛罗培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例如一九一○年莱特在逃避恋情丑闻时于柏林恩斯特.华思慕特出版社(Ernst Wasmuth)所出版的作品集即是如此。这本作品集里描绘了许多内部几乎没有门扇,墙壁有如屏幕,建筑内外互相连结、向水平方向开放而流动的空间。之后他更创作了许多被称为有机建筑的作品。

而这些特征正是日本的传统建筑中所具备的元素。在这里可以窥见他对于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中的日本馆凤凰殿,及日本寺庙建筑等日本各地知名建筑进行研究的成果。地处边境的岛国所诞生的日本建筑,成为了催生二十世纪建筑运动的母体。

二十世纪建筑是多位建筑大师与其百位弟子的原动力。

只要有心,就能具备撼动世界的力量,也能成就可与“伟大”一词相匹配的人生。
我们深信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一点仍然不会有所改变。@

泽井圣一
《X-Knowledge HOME》总编辑
摘自 《建筑大师胸中的丘壑》 先觉出版社 提供

相关新闻
咏古代建筑之神韵(外一首)
阿德雷德皇家医院旧址建筑群申遗 改建或延期
全球补钉计划 建筑添新色彩
上海再出奇葩大厦  民讽“厨房三件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