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茶乡 吴德亮始得普洱真味

文、摄影 ◎ 朱孝贞
font print 人气: 8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写诗、作画、著书、藏茶,诗人吴德亮爱茶成痴。不满外来的咖啡竟然征服中国人三、四千年的喝茶习惯,他为了一口气,找“茶”二十年,跑到大陆遍访云南六大茶山,与三千二百年普洱古茶树对话,终得普洱茶真味。

〈夜饮百年普洱〉这首茶诗道尽与百年普洱茶汤邂逅的心满意足,诗中一段“红浓明亮的茶汤,在舌尖舞动轻转,唤醒油腻满覆的味蕾”正是品茗普洱茶的最佳写照。这首诗出自《德亮诗选》,作者吴德亮。

诗风抒情婉约而不失霸气,花莲好山好水孕育才情早发的吴德亮,高中时期即开始写诗并创立诗社,大学时代与同好创办的“主流诗社”为70年代诗坛注入了新活水;80年代与管管、罗青等发起“诗人画会”,打开诗画交融的艺术新局。

不仅爱好文学,写诗、作画、著书,吴德亮也爱茶成痴。他以包普洱茶的茶纸作画,以普洱茶汁染画。从走进吴德亮工作室,看到墙上挂满他创作的茶画与各种普洱茶叶的标本,柜子摆放着刻有他写的茶诗的茶壶、茶盘,还有种岩茶的土、茶叶压成的茶瓮、茶匾额,以及已失传的客家人早期捻茶用的板凳,这儿简直是个小型茶博馆。

诗画才子找“茶”二十年

吴德亮说,外来的咖啡竟然征服中国人三、四千年的喝茶习惯。他为了一口气,找“茶”20年,无论乌龙茶、东方美人茶或普洱茶无所不探讨。

生活处处与茶相依,但不喜欢被称为茶达人,接受采访当天,吴德亮爽朗的笑称自己只是一个茶艺文学家,不买卖茶,称不上达人。他喜欢品茶、研究茶,但他不做只收藏好茶而舍不得喝茶的“茶奴”。

不当“茶奴”,吴德亮却为了普洱茶跑到大陆遍访云南六大茶山,与当地人一起生活,娶了云南温柔美姑娘为妻;也与3200年普洱古茶树对话深入探讨普洱茶,还曾摔伤了膝盖、摔断了好几万元的镜头,陆续写就《普洱找茶》系列茶书。

开朗好客的吴德亮,说话爽直,谈起茶来欲罢不能,他指出,人类自有茶历史以来,从来没有一种茶如普洱般,可以紧压成形、或散装冲煮、或研磨成膏,充满丰富多样的型制、品项与典故。

他形容普洱茶的滋味,具有“厚、醇、稠、甜、甘、香”六大特色。然而,普洱茶这般美妙的滋味,绝非来自于吴德亮与普洱的第一次接触。他回忆说,曾被同学请客,到广东茶楼饮茶,第一口喝到普洱茶竟然急喷而出,“怎么这么‘臭曝’(霉味很重)!”从此与普洱茶拒绝往来,再也不喝普洱茶。

直到90年代,朋友泡了一壶收藏的老普洱茶请他喝,告诉他,普洱茶会臭曝是因为受潮。尝到了甘醇茶韵,从此一改他对普洱茶的观点。

他在《普洱藏茶》一书中这般描绘品陈年普洱的感动——冲泡后的茶汤则呈褐黄色,与其他古茶常见的枣红色明显有别,表面且泛起明镜般的浓亮油光。入喉后口舌生津,余韵更可以“荡气回肠”来比拟,且冲至第十泡后仍不减茶性,抒扬的茶气与甘醇依然洋溢,仿佛渗透至灵魂深处的精灵,令人难以忘怀。

茶盘上的猫与诗、茶壶上的诗都是吴德亮的杰作,与洁白茶杯里琥珀色的普洱茶汤相互辉映。

普洱优劣之分

在天然环境下,茶是少数民族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抱着感恩的心制茶,老妇人在太阳底下跪着揉捻茶叶。对茶树非常尊敬,每年举行茶祖祭,景脉山的茶农祭巴岩冷,西双版那的茶农祭孔明。敬天爱茶的茶农生产的茶,每个环节都很用心。加上乔木茶树不需农药化肥,与自然共生,品质当然好。

相较于企业化经营、一眼望去看不到地平线的一大片喷洒农药施用化肥的茶园,消费者自然喜欢乔木的茶,但是森林大量砍伐后乔木茶树少了,不法商人开始被利益所趋,而以灌木茶冠上乔木茶鱼目混珠。

吴德亮说,乔木的千年古茶树的茶汤微苦但茶气强,灌木的茶汤较涩。甚至乔木茶打满足嗝透的香气,也不是灌木可比。

探访普洱茶前世今生

“云南的澜沧县景脉山是现今唯一完整的万亩古茶园。”这是吴德亮深入探讨之后的发现。相传一千多年前有位叫张岩冷的布朗族酋长,他告诉后辈,留下金银财宝会花掉,留任何东西都会被用掉,留下腊种(布朗族茶的意思)子孙生生世世享用不尽。

云南哈尼族祖先在一次篝火会狂欢时在茶树下煮水,茶叶飘进煮水的锅里,煮出的水汤既香又甘,从此哈尼族人开始懂得将茶叶用日晒并以温火炒茶煮水喝。到今日云南当地人都喝这种没经过挤压的普洱生茶。

普洱市有4万5000平方公里,比台湾大的普洱市原本只有两家茶厂。到了2005年激增到5000家茶场。吴德亮笑着自首:“台湾茶人是帮凶,自己是共犯。”不少茶迷往往为抢购陈年普洱而“一掷万金”;甚至还当成理财投资工具,这种奇特的现象,至今没有任何一种茶品能超越。

普洱茶的价格于2007年被炒到每件人民币两万元。当时普洱茶的大叶种的茶青价格一日三市,商人以部分小叶种滥竽充数,加上急赶货省去严谨的制茶工序,导致茶饼无法长久保存,一堆普洱茶卖不出去导致普洱茶市崩盘。到2008年初普洱新茶的价格下跌约七成。

吴德亮乐观看待普洱茶崩盘这件事,普洱茶崩盘后反而打破大茶厂的迷思,让制茶回归到茶品质的基本面。茶厂又再回头做好制茶基本功,注重原料与制作工序。◇

普洱茶的挑选与保存

买普洱茶要如何选茶?吴德亮建议:“买茶还是找认识的茶商买,不追高,不追老,第一泡茶倒掉。”20年的老普洱茶保存得好不会有臭曝味,茶汤泛着一层油光的汤韵,不管多老的普洱茶汤是透亮清澈的,汤色混浊的肯定是山寨版。吴德亮叮咛,闻到臭曝味要丢掉,表示有霉菌,喝了对身体不好。

普洱茶制程中需用“渥堆”方法把普洱生茶堆高,洒上适量水分,盖上布帛,茶叶在湿漉的环境与特定温度下发酵而成普洱熟茶。吴德亮提出忠告,熟茶渥堆数月之久,建议煮开后喝较卫生安全。

普洱茶宜存放于通风无异味的地方,温度约摄氏25度最佳,相对湿度大约80%,湿度太高,茶叶会发霉。普洱能否愈老愈值钱,就看存放是否恰当。
 
--转自新纪元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gb/304/11463.htm(新纪元周刊 302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张俊杰说,绘画不是技术而是心术,做一个善良、正直、率真的人是绘画的基础,艺术的境界走到高处,表达的是对自然与万物的爱。提升自己的心灵,与自然结合,不断提高层次,是没有止境的。
  • (shown)接待WASC考核官的飞天艺术学校校长、主任看上去都气质高雅,老师们也个个都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自信的活力。一查简历,这些老师很多都是来自剑桥、普度、史丹佛等名校的博士、硕士,艺术老师也来自世界一流的艺术团队。飞天学生不但成绩突出,气质更是出类拔萃。学生们举手投足和言谈举止间都有一种传统的贵族气息。这在现代化、自由化的美国,哪怕是其他私立学校也是很少有的,这让WASC官员们感到很诧异。
  • 台湾彰化县有位6年级生吕绍楠,从路边摊开始创业,甚至一天才卖出3双鞋,经过九年的时间,如今成为100多家通路的大盘鞋商,并且自创花布鞋,打造MIT台湾制品牌,成功行销国内外。
  • 一位生活在台湾后山乡村的农夫,陈嘉欲言谈间却能自然而然的流露出自豪。品味他的茶叶、品尝他的水果、了解他的生活态度,发现他的自豪来自于他坚持传统的价值,从而建立对自己产品的信心、对人的尊重友善和对万物的珍惜,一种无愧于心的自豪。虽然忙碌,却忙得快乐、忙得知足,还在忙中抽空参与慈善事业,尽自己能力帮助弱势族群。因为陈嘉欲发现“助人是很快乐的事。”
  • (shown)这是转载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的人物访谈节目,专访获得好莱坞影视音乐大奖提名的华裔音乐人、同时也是希望之声音乐类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陈东。他早年曾在在英国知名的哈德斯菲尔德(Huddersfield)大学系统学习音乐多年。天赋的音乐素养和细腻的触觉,使他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近两年来屡屡获得国际音乐界的大奖和提名。与此同时,陈东也是一名歌手,中英双语配音员和配音教练,以及美国旧金山湾区最大华语电台--FM92.3希望之声广播电台的王牌主持人。在访谈中,陈东谈他为《自由中国》这部影片配乐的创作过程以及他的音乐创作之旅。
  • 去年中,具有“全台首学”高中光荣传承历史的台南一中校长旧退任新。新任校长张添唐出身台南乡村,他有个生命故事,让人津津乐道。…当年,少年的他,如果没有为哥哥放弃升学南一中,今日,他能重临南一中鹰扬领航吗?张添唐校长半生的奇缘激励人心,其实,肖牛的他深耕的步伐,一步步的生活磨练开展他缘结竹园冈的生命故事,成就自非偶然。
  • (shown)接触中医20年,针灸达200万针以上,温嫔容深叹中医奥妙无穷。一路往学术救世的路程迈进,温嫔容在博士班的交叉口却突然转向中医济世。接触中医20年,针灸达200万针,温嫔容深明“万病由心生”。有病人对她说,持续了一、二年的肩膀疼痛,只因阅读您所写的简易按穴疗法,依样画葫芦按穴15分钟,居然不药而愈了!…修炼法轮功“真善忍”法理的温嫔容谦虚的说:“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就很喜欢练武,对经脉很有兴趣,后来学了法轮功,对于经脉的思路又更加开阔。”
  • (shown)首位联合国中央紧急救援基金的韩国籍咨询委员韩飞野,为了兑现向父亲许下的承诺,韩飞野逐步成为旅游冒险家、人气作家、国际救援活动家。总形容自己是一朵野菊花,尽管属于自己生命的花朵才刚绽放,被外界称为“风之女”的韩飞野,自许是“光的女儿”,带给人温暖与光明。
  • 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浩子(本名谢炘昊)14日返母校中央大学,在大一周会上获颁“管理学院杰出校友”。浩子2000年毕业于中大资管系,他感谢母校的栽培,开启他人生不同的视野,也鼓励学弟妹们要聆听内心的声音,潇洒活出自己!
  • 有“主播女王”美誉的美国电视晚间新闻首位女主播芭芭拉•沃尔特斯(Barbara Walters),1990年曾拿着王维林六四时在天安门广场,只身挡坦克车的照片,质问江泽民。对闪烁其词的江泽民,芭芭拉勇于追问的“质问式”采访,至今被电视同行赞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