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自然而行 鹿野农夫回归传统创新局

文 ◎ 龙芳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 ,

转型从事无毒安心农耕,陈嘉欲感到老天也特别照顾他。帝王柑最怕果蝇叮,只要一叮咬内部生虫就会落果。奇妙的是,那年的帝王柑收成时期竟然连一只果蝇、一只天牛也没有出现,等他一收成完,果蝇就都进来了。他明白,只要有向善的心,冥冥中自有神护佑。

寒冬退去 不知春风已拂面

冬去春来,中国黄历尚未出正月,特地到台东县鹿野乡永安村,找到农夫陈嘉欲,寻访传说中的“不知春”这款早春茶,没想到陈嘉欲却自豪又抱歉的笑着说:“才三天就卖光了,连我自己想留都没有了。”

虽然无缘品尝“不知春”,也想听听“不知春”的典故。据说这是在中国黄历过年后、元宵节前采收的早春茶,香味独特,因为它经过了冬天寒风的洗礼,又在冬天刚刚转换成春天之际收成,所以又带有春天的香味。但也由于不知道该算是冬茶还是春茶,久了,“不知春”的名称便不胫而走。

陈嘉欲住的是农家传统的三合院,四周环绕着一排排整齐的茶树,两分多地的茶园,完全人工管理,从拔草到修剪茶树,他都亲手亲为,当茶树发新芽收成时,再雇请村里邻人帮忙采茶。茶叶一年可以四收,但只要茶叶一制好,很快便被搜购一空。“都是老主顾啦!每次都早早就预约,还有人一次买上10斤,准备留着喝一年。”

这么抢手的茶,难不成有独门秘方?品尝着陈嘉欲手中那仅存的一小包冬片茶,只觉得清香怡人,入口润滑,即便放冷了,也不苦不涩。但令人钟情的茶,应绝不仅仅好喝而已。望着我们好奇的眼神,陈嘉欲又自豪的笑了,他说:“我不喷洒任何化学药物,而且给茶树吃的是黄豆加牛奶制作的天然有机肥。”

顺节气耕作 承先人智慧

陈嘉欲说,有一次,一位朋友专程来访,想体验尚未发酵的天然茶,两人便在茶园现采了茶叶直接冲泡,一起品尝着天然茶叶的清香,从此,这位朋友便成了忠实顾客。回想起这段往事,陈嘉欲说:“其实这番品茶还有另一用意,原来朋友是想测试我的茶叶是否真的没有农药。”

住家就座落在茶园边,陈嘉欲笑说如果喷洒农药,受害最大的不就是自己吗!茶园的另一边是学校和农家,没有其他污染源,水质是从武陵大圳导入的天然山泉。了解了茶叶成长的生态环境,茶中又自然增添了一种令人安心的回甘滋味,也不难理解顾客为何会如此喜爱了。

八岁就开始采茶,陈嘉欲没有正式学农,对茶叶的栽培常识都是从长辈得来。他说一年四季随着节气运转,老一辈的也都是顺着节气决定农事。凭着从小累积的经验,陈嘉欲谈起茶叶种种,也边扳起手指用中国黄历推算:“茶叶一定要跟着节气调理,早春茶是立春后雨水前采收,因为春天植物成长得快,采收后再过50天,嫩芽便又长出来,就要采春茶。”

“夏天不采茶,要让茶树健康成长储存能量,到7月初才开始修剪,9月可采收一次,接着就要等到11月了,因为寒风来时生长得慢。”没有繁复的理论,陈嘉欲笃信先人传下来的智慧,强调农作一定要跟着大自然的节气运行,就像“春耕播种”,春天就要开始种新粮一样。

自创配方 实践无毒农业

除了茶叶,陈嘉欲还种了释迦(又称番荔枝)、帝王柑以及凤梨等多种水果。长期和植物为伍,他一直选用最好的有机肥,用药也遵照规定。但他也发现,只要用药,植物的抗药性就会越来越高,就需要不断加重用量。

陈嘉欲不断反思,记得小时候跟着祖辈务农并没有使用农药,是现代社会进步了,产品供不应求,为达到收成好产量多,才开始有生长激素、化肥、农药的产生,结果植物的抗药性越来越高,药物也越用越多;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容易滋生病菌,最终就会变成恶性循环。

经过观察和思考,他也发现“现代人注重养生,而有些疾病其实是来自于食物中的残余农药。”于是他开始试验无毒的自然农法栽培,寻求走精致但健康的农业路线,追求农产品质的提升。

三年前,他在无意中听说有人用牛奶和豆粉施肥,效果很好,便不断试验,终于研发出牛奶加黄豆合成的液态有机肥。“将黄豆研磨成豆浆,加上直接取自养牛户的牛奶,再加入红糖混合。”陈嘉欲将这三种材料,放入大桶盖起来,让它自然发酵,经过25天就成了天然有机肥。

发酵完成的有机肥,有丰富的卵磷脂和乳酸菌,不但营养丰富,竟然也带来天然的驱虫效果。“因为黄豆中有卵磷脂和许多维生素,加上牛奶的营养,给果树吃,结出来的果子自然很有营养。人吃了这样的果实,当然对身体也有益。而发酵后乳酸菌的味道,让果蝇不喜欢来,没有果蝇自然就没有虫害。”

理论听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却很繁复。陈嘉欲坚持认真去做,两甲多地的果园,完全自己管理:“使用时将有机肥从桶中舀出稀释,直接浇灌、喷洒植物的根部和表面。”以高甜分的释迦为例:“每20天就要去喷洒一次自制液肥,添加营养又自然驱虫。”

自制的天然有机肥成本较高,但种出来的果实香味和口感都特别好。有朋友用他的肥料种菜,发现种出的菜也特别香脆可口。“这种植物栽培法,没有动物粪便,有点酸味但没有腐臭味,对人体无害,也不会污染环境和空气。”用心加上努力,陈嘉欲终于成功实践无毒农业的梦想。

承接阳光雨露 水果自然香甜

没有果蝇,难免还有其他的入侵者。例如香甜的释迦,偶尔也会吸引松鼠来吃,有朋友建议放药,陈嘉欲思考后作罢:“我实在做不下去,我不能因为怕自己有一点损失,就损失另一个生命。”至于对付帝王柑的最大天敌——天牛,陈嘉欲则是靠经验观察,如果看到果树底下有碎屑,就知道藏有天牛的幼虫,便用铁丝挑出,用人工除虫害。

陈嘉欲种的帝王柑不套袋,他让果实直接享受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包起来不自然,因为没有阳光与露水。”在果园里,陈嘉欲分别摘取不套袋和有套袋的帝王柑让大家比较,不套袋的让人惊呼:“这不就是小时候吃的水果的味道嘛!超香!风味超棒!”

陈嘉欲用行动证明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天然果实,也自然能分泌浓郁的香甜。回归传统自然的陈嘉欲,在自创有机肥之后,从环境土壤、植物生长到果实采收,无不充分顺自然而行,他让果实自然生长、自然成熟、也拥有自然的甜香。

心存良善 老天眷顾

完全不添加化肥和农药的帝王柑,虽然果实外皮比较纯朴粗糙,但果肉清甜,而且有柠檬香。有位消费者品尝后,高兴得直赞叹:“连皮都舍不得丢,洗干净的皮可以入茶,或加入萝卜汤都增添清香,连剥皮的手都留有柠檬香,舍不得洗掉呢!”

也有老客户买了释迦后开心反馈:“外表不漂亮但是品质很实在啊,口感吃起来有纯自然的香甜,最重要的是吃得安心,能买到吃到感觉真是福气!”

虽然产量减少,但销路好,又听到顾客的赞美,让陈嘉欲更有信心坚守无毒安心路线。付出的劳力心力都比较多,但他说:“这是良心工作,我不可能种两块地,一块种出漂亮的来卖钱、一块安全的自己吃。”他秉持老祖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一点都不敢有私心。对自己采用的独门配方,陈嘉欲也不藏私,“有人需要,都乐于公开,吃得健康对大家都好!”

“我的农产品都很平价,我不图暴利,我只希望让消费者感觉货真价实,产品能全部销售出去,与大家分享,我就非常有成就感。”强调只要能种出好的农产品,能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健康又有好口碑,就是他坚持无毒农业的最大动力。

开始走无毒安心路线后,陈嘉欲感到老天似乎也特别照顾他。本来帝王柑最怕果蝇叮,只要一叮咬内部生虫就会落果。奇妙的是,三年前他刚开始转型时,那年的帝王柑收成时期竟然连一只果蝇、一只天牛也没有出现,可是等他一收成完,果蝇就都进来了。这样的巧合,让他更明白只要有向善的心,冥冥中自有神护佑。

好茶结善缘,陈嘉欲因推广自然茶也结交许多好朋友。(摄影/龙芳)

不睡奇人 乐在助人

在陈嘉欲的住处四周,堆着一捆一捆的柴薪,辟着小块菜园,全然农家的景象。而在他的住处,小小的客厅打扫得干干净净,却简单得只有一张方桌几把椅子。物质生活十分简约朴实的他,至今还用废弃的柴火烧热水或提供老人家冬季取暖。

四时运转,陈嘉欲的一年四季也有序地转个不停。春收释迦、夏产凤梨、秋冬采柑橘,加上一年四季的茶叶。虽然忙碌,却忙得快乐、忙得知足,还在忙中抽空参与慈善事业,尽自己能力帮助弱势族群。因为陈嘉欲发现“助人是很快乐的事。”

“我只要有空,就会和妻子、妹婿合作,自己动手做包子、做素丸,热呼呼的送到育幼院,给他们当餐点。”很难想像陈嘉欲那双务农的手,还会亲手做点心、包粽子。“只要学就会,一点不难啊。”因为他心中想的是比自己更有需要的人。

“我看到别人生活困苦就会感伤,会想我能为你做什么?而且也会想到,如果是自己饥寒交迫,也会希望能有善心人士拉我一把,帮我度过困境。”陈嘉欲说这应该是古人说的“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吧,而这些传统道理都来自于父母亲对他的家庭教育。

生长在传统的农家,陈嘉欲从小就被父母耳提面命:“不要去占人便宜,也不要有害人之心,待人要和气才会生财,人与人相处要彼此尊重。”在实践中陈嘉欲也深刻认识到一个人不能耍心机,因为“别人会感受到,就会处处防备你。”

虽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但就像终于回归到传统农业的不用化学药物,但植物反而生长得更好一样,陈嘉欲深信这些传统的道理才是做人的根本。“尊重别人才能广结善缘。”身体力行之外,他也教育下一代传承这些思想。

“我所求不多,也没有赚大钱的欲望,对目前小康生活很知足,但如果有能力,我想去做更多服务社会的事。”虽然做了很多事可能都看不见回报,但他相信冥冥中自有老天在看着,做好事就是在累积福德。

曾在多年前遭逢意外造成头内部受创,让陈嘉欲已经超过20年无法入眠,每天晚上只能闭着眼睛等待天明,但白天却依然能精神饱满的工作,这不能不说是奇迹。“去看过许多医生,都说看不出我有失眠的症状。”医药无效,又不影响生活,所以他也习以为常,晚上就闭目放松心情让身体休息,什么也不想,第二天又是生龙活虎一般。

一位生活在台湾后山乡村的农夫,陈嘉欲言谈间却能自然而然的流露出自豪。品味他的茶叶、品尝他的水果、了解他的生活态度,发现他的自豪来自于他坚持传统的价值,从而建立对自己产品的信心、对人的尊重友善和对万物的珍惜,一种无愧于心的自豪。◇
 
–转自新纪元周刊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gb/323/11990.ht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时为故里造桥铺路被视为善行义举,时空递嬗的今天,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林秋芳凭借着20年来在文化部门工作、策划多起大型展览经验,在两年半前,举家返回宜兰礁溪故里定居,也在当地洒下一把文化艺术的种子。
  • 三十二岁正值人生的黄金岁月,黄赛聪却毅然放弃科技新贵的优渥生活,带着妻儿来到南投县国姓乡,以生态复育为终生职志,种植有机的台湾咖啡,并以独特的“冷冲”咖啡让游客惊艳。
  • (shown)没受过正统的音乐学院教育,陈明章音乐创作逾30年,被誉为台湾民谣大师,同时也是音乐制作人、台语歌手,又是吉他与月琴的演奏家。 为学月琴,陈明章拜台湾国宝级薪传奖民族艺师朱丁顺为师,后续他又花了30年的时间破解陈达演奏月琴的技巧。陈明章自如地运用台湾古调在作品里,协调而不失韵味,怀古而不冲突,举凡台湾各类传统戏曲,如歌仔戏、布袋戏、南管、北管,还有各类民谣如〈思想起〉等闽南音乐曲韵、旋律他都熟稔。陈明章创作自成一格,被誉为“现代台湾民谣”。真挚、率真、直爽、乐观而开朗的他恰是道地台湾人性格的最佳写照,热爱台湾本土文化,于是,他无偿的教授月琴、推广月琴;崇尚自由与民主,于是,他誓言中国不民主,不到中国大陆演唱…
  • “分享美好的生活”是林昌民经营“安妮公主花园”的初衷也是梦想。园区以幸福的概念做为主轴,除了做好安妮公主花园的管理和企划,林昌民把更多的时间投入改善周边环境及关心当地休闲产业的整体发展……
  • (大纪元记者梁珍香港报道)“如果人生重新来过,我还是会选择扎纸。因为做开了,就不会转。”──“秋记扎作”陈伯 中秋节,最让人怀念的还是小时候阿妈买的手扎灯笼。但如今扎纸工业没落,往日的中秋传统在现今社会难以维继。茫茫人海中,还有一名九旬老人以毕生的经历投入到扎纸工艺中,以一双巧手留住传统,留住历史。 他,被称为香港最后一个扎纸师父。
  • (shown)张俊杰说,绘画不是技术而是心术,做一个善良、正直、率真的人是绘画的基础,艺术的境界走到高处,表达的是对自然与万物的爱。提升自己的心灵,与自然结合,不断提高层次,是没有止境的。
  • (shown)接待WASC考核官的飞天艺术学校校长、主任看上去都气质高雅,老师们也个个都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自信的活力。一查简历,这些老师很多都是来自剑桥、普度、史丹佛等名校的博士、硕士,艺术老师也来自世界一流的艺术团队。飞天学生不但成绩突出,气质更是出类拔萃。学生们举手投足和言谈举止间都有一种传统的贵族气息。这在现代化、自由化的美国,哪怕是其他私立学校也是很少有的,这让WASC官员们感到很诧异。
  • (shown)为什么农药的出现,否定了千百年的自然农耕?从科技的迷思中觉醒,魏麒麟用19年的时光,撷取老子的自然哲学,将生态失衡的荒地,还原成动植物的最佳自然栖息地,“它们”在此共生、共存、共容,自然中达到永续,当然这儿生长的茶——别有芬芳……
  • 洪文尊已拿下6届比赛冠军,今年的芋头王重量创纪录。芋头王比赛冠军的芋头重5.538公斤,创下烈屿乡芋头纪录。
  • “春末初夏是赏魔芋的季节”、“迎风摆荡的藤蔓就像猿尾”。杨娉育投入护柴山的行列十余年,对柴山的景物如数家珍,俨然是个柴山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