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社运主导权 民进党社团易位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3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苏龙麒台北21日电)民进党在服贸议题着力甚深,但先前无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次反服贸团体占领立法院,迅速累积能量,又凸显了民进党与社运团体,既合作又竞争的微妙关系。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去年签署前后,民进党开始从立法院与党务系统,全力提出各种质疑,虽然期间推出多次广告、小型文宣,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等人也走访各产业界,但都无法全面引起共鸣。

这次国民党籍立委、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召委张庆忠处理服贸议事引发争议,反服贸团体、学生透过社群网路、行动装置等新科技,迅速号召群众占据议场,让许多搞了一辈子群众运动的民进党资深党工印象深刻。

立法院青岛东路一侧参与静坐抗议的民众组成来看,完全有别于过去民进党动员的成分,清一色都是年轻学子,这些都是民进党想动员都动员不到的。

反观民进党今天的包围立法院行动,尽管党内天王党主席苏贞昌、前党主席蔡英文、谢长廷等人齐聚,但参加者还是以传统动员的支持者为主,较少自发性民众,两相对照之下,哪边是谁的场子,一目了然。

从反核、反媒体垄断到洪仲丘案,社会运动风起云涌,曾是街头运动领军者的民进党近年都是配角。蔡英文就曾示警,“现在是公民社会要不要接纳民进党,而不是民进党能不能领导公民社会”。

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廖达琪说,民进党的动员方式传统,与新一代学运利用网路串联,并且常在网路上举办各类活动,维持活动热度大不相同,动员能量也相对有限。此外,公民团体也有意与政党区隔,动员能量自然呈现一消一长。

不过,前民进党籍立委林浊水说,学运都是单一议题且短时间存在的,但政党却是多元议题的长期存在,因此学运风潮过后,服贸议题还是必须由民进党回到体制来朝野协商处理。

他说,“民进党与社运团体间,属于竞争、合作又紧张的特殊关系。”

对于外界指民进党动员是要“割稻尾”,民进党多名幕僚说,即使民进党想“割稻尾”,“也不是想割就能割”。

“跟在学生后面并不丢脸”,苏贞昌在立法院包围行动中,对于这次活动下了这样的注解;不过,民进党若要执政,重要的是引导议题,不可能一直跟在公民团体之后。

民进党过去引领改革,而随着民进党曾经执政,民进党与公民团体的主张,不再像过去亦步亦趋,以这次服贸议题为例,民进党一开始主张实质审查,但学生则认为服贸争议不只是程序问题,要求退回。

台湾的社会运动已呈现出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新面貌,完全不需政党主导。身为最大在野党的民进党,在政治上尽管可藉各项抗争累积对执政党的压力,但回过头来看,却也凸显了民进党在许多议题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