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数据》麦尔荀伯格:寻找新的机会点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06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大数据》一书作者牛津大学网路研究所教授麦尔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首次访台,他是大数据(巨量资料)领域公认权威,11日他以“大数据” 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透过大数据,可了解社会一直改变的动态,从中寻找新的机会点。

大数据有三大特点:巨量,杂乱,以及相关性至上

麦尔荀伯格分析,大数据有三大特点:巨量,杂乱,以及相关性至上。首先,“巨量”是因为资料搜集由类比走向数位,加上储存分析资料技术日益精进,数据即呈现爆炸性成长。他表示,“很多人觉得大数据就是资料很多,其实不只是如此!”

《大数据》一书作者牛津大学网路研究所教授麦尔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首次访台,11日他以“大数据”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透过大数据,可了解社会一直改变的动态,从中寻找新的机会点。(远见杂志)

他举例表示,过去美国疾病管制局用传统的模式预测流感的发生,然而速度非常缓慢,根本赶不上防制的时效。结果Google利用它每年50亿笔的搜寻资料,从过去15年的资料中筛选、比对流感资料,后来成功建立一个准确度高的预测模型,可以针对流感做即时的预测与推算。

他也举例,电脑系教授Oren Etzioni所创的网站Farecast,也是运用大数据的结果。缘起于Oren教授自以为买了便宜机票,上了飞机才发现自己买贵了。在震惊之余他开始研究机票定价方法,并和旅行社拿大量资料做分析比对,最后创立这个网站。他把研究计划称为“哈姆雷特计划”,处理的是“买”或“不买”(to buy or not to buy)的抉择。

大数据的第二个特色是“杂乱”。麦尔荀伯格表示,过去因为资料有限,在量化时必须非常精确,但现在资料收集成本陡降,就能容忍资料的杂乱。比方过去只有10组资料,每笔正确性都要斤斤计价,当现在有一万笔资料,即使其中部分有错误,也不是这么严重。他表示,大数据的使用就是先把资料搜集齐全,要分析时再把最重要资讯挑选出来。

大数据第三个特色是“相关性”。他认为,“在巨量资料时代,不需要想‘为什么’(why),而应该想‘能发现什么事’(what)。”他举例表示,美国大型量贩卖场Walmart有储存顾客消费资料,透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每当飓风来临前,不只是手电筒、电池卖得好,连草莓口味的果浆土司Pop-tarts也卖的非常好。

“人们为什么去买不重要,重要的是飓风来时,Walmart就把库存的果浆土司统统搬出来,结果卖得非常好!尤其草莓口味更是畅销。”麦尔荀伯格说,一件事发生有太多可能的原因,而有些原因其实是超越人们想像范围,大数据专注在挖掘相关性,反而能得到最大效益。

远见杂志邀请产、官、学四位专家分享大数据于各领域的价值使用。由左至右为: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商业分析和新市场副总裁兼合伙人Jason Kelley、《大数据》一书作者麦尔荀伯格、新北市长朱立伦、教育部长蒋伟宁、主持人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高希均。(远见杂志)

政治人物要有能力承担风险、做对的事

《远见杂志》主办的《大数据》作者麦尔荀伯格首度访台论坛,贵宾包括教育部长蒋伟宁、新北市长朱立伦、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商业分析和新市场副总裁兼合伙人Jason Kelley等人,朱立伦从市政角度,请教如何运用巨量资料开创新局,并强化领导人的领导能力?

麦尔荀伯格建议政治人物应该做到三件事,一是了解市政的核心议题,运用巨量资料来了解市民的行为;二是要懂得沟通,学着用浅显的语言与民众交流;三是要有明确的愿景,因为当选后的责任更重,有了民意托付,他认为政治人物要有能力承担风险、做对的事。

(责任编辑:李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