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破产前获千万贷款 政府垄断猛于银行垄断

人气 1
标签: , ,

【大纪元2014年07月20日讯】日前,湖南民企衡阳兆基铜业一股东在微博上“自曝”一份给银行的送礼清单,其中包括 “办理业务开支”、“招待银行开支”、“银行考察开支”、“某行康行长乔迁送礼”、“某行陈行长住院送礼”、“购茶叶送礼”等名目。在企业存续5年间,为获得不到1个亿的贷款,各种隐性成本和开支约972万元。此外,还有不在账上的现金,都是私下给的。

消息一出,银行方面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华融湘江银行行长李初春说,兆基铜业的这笔贷款是政策性贷款,当初衡阳市政府为了支持有色金属行业,旨在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还是衡山县政府把这个企业推荐给我们的,并不存在融资难问题。但是受贿与否,“有些底下的工作人员他会不会有这些行为,确实我也不知道。”

银行行长一席话,给出了问题的答案。首先,政府的扶持性贷款政策,给了银行和地方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机会。本来民企在大陆,各方面都比国企弱势,加上政府的政策使银行贷款倾向于大型国企,使很多好的民营企业受制于资金而不得发展。虽然扶持性贷款政策给了民企一个机会,但是究竟带给哪家企业还是银行说了算。就这样,政策所带来的权力,被层层下放,使每个有权阶层,成为利用手中职权盘剥企业的人。

其次,政府的扶持性贷款政策,使亏损企业更快地走向倒闭。在自由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企业做大还是倒闭都是由市场说了算。然而,在大陆却不同,垄断经济使民企长期处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所以亏损就成为企业最容易发生的事情了。然而,政府不正确的扶持、补贴政策,却使一些不该扩大规模的企业扩大了规模,使本该倒闭的企业又捅出更大的篓子。就像兆基铜业,为获得不到一亿元的贷款,付出近千万的相当于10%的贿赂成本(还不算利息),企业不倒闭都难。

然而,就是这个倒闭企业,最后一笔1,7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发生在企业关门停产3个月之后,而贷款到手10天后,企业就宣布破产倒闭。据兆基铜业股东谢某介绍,为了获得贷款,银行还帮助企业出主意,把财务报表做的好看些。大股东阮老板说他也没办法,为了贷款,银行对他们开口很大,否则的话他说不贷款给我们。至此,任华融湘江银行行长李初春和珠晖支行高管曹某再怎么解释、怎么否认,事实让谁都相信银行的人就是收受了贿赂。

其实,银行放贷收受贿赂早已成为行规。李克强最近在经济座谈会上听到利息费用增加时还问:“你说的只是摆在明面上的费用,融资还有其他摆不到明面上的收费,这些占多少?”其实,这个问题王岐山早前一次在金融机构高层会议上就给出了答案:“金融机构,特别是上层,不是全部也差不多九成已是千万富翁,借1亿元收2000万私人回扣,每月薪金5000元,奖金4、5万,这是哪家订立的,够黑、太黑了!”。

如此黑的银行,王岐山和李克强都清楚,可是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究其原因是银行垄断造成的。在大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银行钱进钱出的特殊性,使银行成为藏污纳垢、充满罪恶的地方。然而,还有猛于银行的政府,正是大陆如今一党专制的政府,促成了银行的罪恶,扰乱了整个国家的秩序,也是大陆一切乱象的根源。所谓政府垄断猛于银行垄断,此话不假。

相关新闻
香港的中国债务陷阱 专家拉响更多警报
青岛大宗商品重复抵押  更多骗贷案曝光
中国金融五大风险点集中呈现
中共货币政策满月 中小企业仍叫苦不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