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5年05月14日讯】古人讲重德,尤其崇廉。古人讲的德,当时也是择官的重要标准,官吏廉正有德才能开创仁政盛世。唐太宗的用人不疑开创了“贞观盛世”的天朝显赫,而康熙帝也以用人不疑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清基业。中国史上的两大帝王,均以“用人不疑”的诚信大义缔下了盛世的辉煌。
康熙帝在《治国圣训》中,根据亲政的切身体会,阐述了官员有德的重要,他说:“朕听政有年,见人或自恃有才辄专资行事者,思之可畏。朕意必才德兼优为佳,若止才优于德,终无补于治理耳”。有人自持才高,行事跋扈专断,令康熙帝想来都很畏惧。因此康熙帝选人必是才德兼优者。如果才重于德,则终究对治国不利,“国家用人凡才优者固足任事,然秉资诚厚者亦于佐理有裨”。
康熙帝在总结一生的思想时,留给诸皇子的训诫中,就有“用人不疑,开诚布公”。《庭训格言》中:“训曰:好疑惑人非好事。我疑彼,彼之疑心益增。凡事开诚布公为善,防疑无用也。”喜好猜疑并非好事,怀疑他人,也会使别人疑心大增。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开诚布公才好。“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所以拥有至诚不息的人,也就能够不停的积极进取。至诚不息,心胸自然会变的宽阔,心胸宽阔则使人见识博厚,见识博厚人自会高明。所以保持谦诚信义不停不灭,时日长久,人自会从中受益。
事实上,用人不疑的至诚,不仅使个人受益,也会使更多的百姓受益。清朝史上,康熙帝对明朝降臣施琅的不疑,就为后世留下了君臣之谊的佳话。施琅原是明朝总兵郑芝龙的部下。后来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占据海岛,意图“反清复明”。郑成功的倒行逆施引起施琅的不满,因此处决了触犯法令的郑氏家臣曾德。于是郑成功就将施琅的父亲、弟弟、子侄全部问斩。施琅从死囚牢中逃出,由此降清。康熙即位后,施琅被升迁为福建水师提督,一直为清廷效力打击郑成功的海上势力。
在统一台湾的问题上,从康熙元年至康熙22年(1683年),康熙帝对郑氏家族主导了九次谈判,但都无功而返。在最后一次谈判中,康熙帝作出最大的让步:答应郑家世袭台湾最高管理者,为清王朝承担“保境安民”的职责,但必须声明台湾是
清王朝的领地。不过郑经拒绝了这一大好时机。康熙22年,康熙帝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采用大学士明珠所说“若以一人领兵进剿,可得行其志”,“着施琅一人进兵似乎可行”的谏言。
在满朝文武怀疑施琅时,康熙帝则将征台的军务全部交给施琅负责,下令“施琅相机自行进剿”的“专征”之令。当时年过六旬的施琅挂帅出征攻打澎湖,眼睛被乱箭射中,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施琅“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使得台湾免遭炮火的荼毒,和平解决了统一问题。历史上施琅攻下澎湖,并将澎湖经营为“人民乐业,鸡犬不惊”的福地。施琅因此统一大功被康熙帝封为“靖海侯”。
康熙帝根据施琅的建议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于是在康熙23年(1684年)设立台湾府。台湾府设立之后,施琅又考虑到台湾是离岛,与内地信息交流不通畅,为保证岛内货币流通稳健,于是建议在台湾开炉铸币,背面分别用满、汉文刻着“台”字的“康熙通宝”的钱币,在台湾岛内流通。从这点来看,施琅不但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还是一位深通经世济民之学的文臣。康熙帝的用人不疑,也为施琅提供了巨大的伸展空间,使他的文武之才全面施展。
施琅做内大臣13年,当时因他是降臣,所以常受到人的排挤轻视。只有康熙帝待他优厚。后来海贼猖獗,康熙帝重用施琅进剿海盗,果然施琅不负众望一举歼灭了海贼。有人说施琅恃功自傲,于是康熙帝特命他进京。当有人建议应该把施琅留下时,康熙帝想到“动乱之时尚且能够用人不疑,何况现已太平,难道反而怀疑你、不放你吗?”于是命他仍回复原职。
统一台湾后,有人认为施琅一定会为家父报仇,对郑氏家族大加杀戮。深明大义的施琅对此说:“孤岛刚刚收复,一旦杀人,恐引起不测。我之所以辛劳苦战,是为了国家重任,不敢因此顾及私情。”康熙帝的用人不疑,不仅使一代降臣兢兢业业的效忠大清,也能深明大义为民福祉效尽全力。这也是康熙帝的用人不疑,为万民结下的福祉善果,也为国土统一注入了强有力的最大保障。这段佳话也正好诠释了“用人不疑”的深义所在。
责任编辑: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