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庆祝世界海洋日 海科馆潮艺术踩街嘉年华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5年06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周美晴台湾基隆报导)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6日举办了“潮艺术”开幕嘉年华会来庆祝世界海洋日。海科馆公开征选出的9位国内外潮艺术家,透过不同的视野,利用废弃的在地资源与元素,结合天、地、海洋、大自然与人的互动,创作出各式各样具趣味且超乎想像的艺术作品,呈现出对海洋的关怀,让民众有感的、紧密的联系起对海洋的认识、关心进而守护、保育海洋。

9位艺术家现地创作的地点包括潮境公园、环保复育公园、主题馆区、区域探索馆、碧水巷站、海科馆月台周边等处,为50公顷腹地的海科馆,增添更多的艺术与文化的气息。

海科馆经营管理组主任何林泰表示:“潮艺术”创作,让位于基隆八斗子的海科馆跟社区4个里穿插在一起了!希望海科馆对地方、对邻里起加分作用、对基隆市、甚至对我们国家,都能起到加分作用。

何林泰说,他其实是吓了一大跳!从去年8~9月开始筹画“潮艺术”,海科馆从未尝试,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没想到有56个国家200多件作品前来征选。在经验丰富的美国籍策展人Jane Ingram Allen策画下,顺利的增添空间艺术与海洋环保概念。

潮艺术家们,于5月14日抵台后第一周,在海科馆工作人员和艺术推手志工的协助下,展开素材的张罗和汇整,分别取自资源回收中心、环保局,经由林务局同意的海边漂流木和海废等地方。创作素材有渔网、浮球、保丽龙、免洗餐具、保特瓶、竹子、丢弃的脚踏车……等等素材。

潮艺术家们,在海风、雨水与30~37℃高温下,经过20天的挥汗,他们发想创作出令人惊艳的艺术作品。

意大利Rudi Punzo创作的作品-“声音穹顶”,他看到这片海洋与天地之间,有海、有山、有草地、有美丽的景色,利用废弃的脚踏车、竹子、贝壳、碎石头的组合,有了与人互动的关系,敲出的每一个声响,犹如传递一个祈祷的祝福,巧妙的去诠释、去爱护这个环境。

李蒉至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来自台湾云林,因台湾沿岸珊瑚生态已不到3分之1,为了永续海洋以此为发想,创作了-“流亡的珊瑚礁”。他认为珊瑚生态健全,它又是海底的热带鱼,它就是一个天然防波提。坚持就地、就近取材,李蒉至选择漂流木打造的环境艺术,不用一根钉子,完全以古老打榫方式完成,并以海底的人为杀手-尼龙渔网装置其中,很有想像空间。

“潮艺术”开幕嘉年华会,6位国际艺术家与3为国内艺术家也分别创作一颗不同的浮球送给海科馆,而中央研究院所珍藏的巨口鲨标本,也在这次世界海洋日活动中捐给海科馆,由馆长吴俊仁代表接受。

当日吸引许多民众参与“海洋市集”、“海洋嘉年华踩街”、“薪传、新船”…并与国内外潮艺术家们一起在作品前互动,也一起学习创作小物,在玩乐中透过各艺术家不同的视野,了解海洋环境,关怀海洋环境。

“潮艺术”由印度的Ashish Ghosh创作-“梦之船”、印尼Firman Djamil-“漂浮岛屿”、德国和乌克兰Michael and Anna Rofka-“走近海的房子”、美国Sarah Havilland-“黑鸢展翅”、英国Sue Bamford-“来自海洋的代言人”、意大利Rudi Punzo-“声音穹顶”、台湾罗懿君-“光之洗礼”、台湾李蒉至-“流亡的珊瑚礁”、台湾林宏维-“来海科和头足家族捉迷藏”共9件作品,分布于馆区内外50公顷处。

英国Sue Bamford-“来自海洋的代言人”的作品就在屋顶处让民众很惊艳。(周美晴/大纪元)
意大利Rudi Punzo的“声音穹顶”,用爱的祈祷传递对海洋、天地、环境的祝福。(周美晴/大纪元)
艺术家李蒉至创作“流亡的珊瑚礁”提醒勿人为成为珊瑚杀手、破坏环境。(周美晴/大纪元)
阳明海洋艺术馆以指引迷途的灯塔造型参与海科馆“潮艺术”踩街嘉年华。(周美晴/大纪元)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