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转战印度 专家:大陆制造业难题难解

人气 3674
标签: , ,

【大纪元2015年08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陈俊村编译报导)在大陆有不少投资的台湾鸿海科技集团,最近与印度马哈拉什特拉邦(Maharashtra)签署备忘录,承诺于未来5年内在该邦投资50亿美元设厂,为当地增加5万个就业机会。对此,中国问题专家章家敦于8月17日在《福布斯》(Forbes)杂志发表文章称,鸿海转战印度,代表大陆制造业前景不佳,该公司在当地继续扩厂已无利益可言。

大陆制造业减缩 鸿海转向印度

章家敦在文中写道,马哈拉什特拉邦并非鸿海这个全球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厂的终极目标。该公司希望于10年内在印度每个邦都设立工厂,并计划最终在全国雇用100万名员工,这可望使该国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愿景成真。

至于鸿海为何弃大陆转向印度?章家敦分析说,鸿海可能是在大陆最成功的外国投资者,该公司看到在当地扩厂的利益很少,因而转向印度投资。该公司面临的问题不是在大陆的规模太大,而是当地的制造业前途渺茫。

从各种指标来看,大陆的制造业正在减缩。从上半年度各产业的产量来看,各产业不是增加就是减少很小的比例。其中最显着的是,钢铁产量减少1.3%,这是大约20年来的首次下滑。

此外,由英国马基特公司(Markit)所制作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呈现负增长;6月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则下滑4.8%,这是连续40个月呈现负增长,代表着大陆制造业的衰退。而7月的制造业统计数字比前一个月更糟。所以,在商业部宣布7月的出口额比去年少8.3%之后,中共让人民币贬值,这并非巧合。

大陆制造业难题不易解决

章家敦表示,大陆显而易见的制造业问题无法很快解决。由于大多数产业的严重产能过剩和债务问题,当地再也无法大规模扩厂。

而水资源缺乏、土壤被毒化和空气被污染等问题,也证明当地环境的负担过于沉重。

另外,工资的上涨也会在未来几年内大幅侵蚀利润,其部分原因是劳工的缺乏。根据中共官方数据,大陆劳动力在2011年达到高峰,如今正在减缩。

相较之下,印度的劳动力(指15至59岁可工作者)正逐步增加,将于10年内超越大陆,成为全球第一。据联合国在7月底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50年之前,印度在工作年龄的人口将多达10.5亿人,比大陆相同年龄层的人口多出3.75亿人。

章家敦在最后说,难怪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希望在印度的每个邦设厂,或许他的雄心壮志不久就会为人所知。

责任编辑:苏漾

相关新闻
多家民企税务被倒查 中共辟谣遭质疑
中国富豪流失全球居首 大多移民哪四国
中国5月70城房价全跌 多地查不到成交价
贝恩奢侈品报告:中国富人避炫富 转低调时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