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刚刚好的时光

这个世代一定要看的电影(1)《脑筋急转弯》

~有时候需要记住的,是那回忆的心情~
作者:张砚拓
font print 人气: 674
【字号】    
   标签: tags: ,

这个世代一定要观看的35部电影,你,看了几部?

“灯灭幕启,上映的不是电影,而是人生。”

*有时候需要记住的,是那回忆的心情~~《脑筋急转弯》

回忆有时候太重,记得了,跑不快。但回忆也给我们力量,没有它,飞不高。这当中的幽微忖度,人生百态,经验的褪色和不愿化作尘沙,要几岁的孩子才能懂?

《脑筋急转弯》(英语:Inside Out)的十一岁主角莱莉(Riley),跟着爸妈刚搬家,她必须要适应新房子、新学校、新城市,但是她好不安。她好想念原本的家,想念死党和校队,甚至突发奇想,要回去原本的地方……

有些电影,你一看完就知道自己不一样了。看世界、看自我和他人的目光,都不再相同,《脑筋急转弯》就是这样的一部片。它说心理,谈记忆,但其实缅怀的是童年,记录着成长。它把人心的五种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恶心和悲伤拟人化成五个角色,这五个活宝在大脑总部指挥着莱莉处世,所有的经验则形成一颗一颗记忆光球,储存在脑海深处,特别重要的还会催生一座座性格之岛,驱动她的人格。

这是一部让人看完,觉得自己“长大了”的电影。真正的故事不在剧情,而在莱莉的脑袋里,在那情绪/自我的创造和处理、储存的大工厂。真正的问句不是“她经历了什么”,而是──“她为什么这样想?”

我们总是好奇别人脑袋在想什么,更常恼怒自己的言行不受控制,如今《脑筋急转弯》试着解释心情、言语、羁绊和梦境,而且说得极好。我甚至相信它会形塑我们这一代对内心的认知。

且看:那五个活蹦乱跳的家伙“为了莱莉好”,争相主导她的言行,乐乐(Joy)永远乐观亢奋,恨不得所有应对都让她经手(当然啰,我们谁不希望自己永远开心?);厌厌(Disgust)和惊惊(Fear)却不时插手,意味着保护自己的本能;怒怒(Anger)更不用说了,当他执意出头,没人能挡得住;至于忧忧(Sadness)看似低调,却一直忍不住东碰西碰;他们不只是莱莉内心的小声音,这整个团队(as a team)就是莱莉本身。

当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莱莉显得犹豫不决,当负面的情绪(如厌厌)要“拒绝”他人,乐乐会先试着友善、婉转地协调人际。他们还会“重播”某一段回忆,基于思念或是警戒,让莱莉想起特定的经验,供当下参考⋯⋯

当一颗光球生成,会先放在短期记忆区,待入睡后被送到长期记忆的大仓储。在那里,如果一直没被召回,就会掉入遗忘的深渊褪色、风化成灰。记忆库和指挥室之间还有思绪的列车(Train of Thought)不断在穿梭——当我们努力要“想起”某件事,那攀住一丝线索不让飞散的着急,不正像在赶火车吗?

这一切像个五彩缤纷的游乐园,当莱莉情绪起伏,园内风云变色,甚至地震震垮列车的轨道,意味着“脑袋一片空白”。而年幼莱莉的记忆都是单色(单纯)的,且多数是金黄色(快乐),到了片尾经历成长,那些晶球变成双色、三色混合,意味着“复杂的心境”了。

《脑筋急转弯》不只分析童年,还缅怀它,它说成长、遗忘和记得,说留下什么回忆我们就变成怎样的人,它说其实流泪是不要紧的,示弱是不要紧的。

电影后段有两个转折,先是配角Bing Bong牺牲自己,帮助乐乐逃出潜意识,它象征着童年的幻想,不被理性和逻辑驯化的想像力。那曾经煞有介事,无边无尽的编织,如今连细节都想不起来了,更遑论“相信”。但这故事告诉你:有时候需要记住的,是那回忆的心情,不必是回忆本身。那童年任性/尽兴的笑声,是一颗颗发芽的小种子,也许哪天掉入深渊的时候,会拉你一把。

更重要的是,它让乐乐代替迷信正能量的你我“懂得”了忧忧。后者说:“哭泣让我慢下来,好好烦恼人生沉重的问题。”她也说:“我看他难过,所以陪陪他,听他说话。”

悲伤是整理,是抒发,悲伤也是“悲观”,但悲观带来实际,可以在某些时候真正解决问题。而情绪不只构成记忆,还决定你我和他人的互动。所以悲伤是示弱,是召唤外援的笛音。

《脑筋急转弯》最后,伤心的情绪接管莱莉,换来家人的拥抱,也缝合了归属。据说在构思过程中,导演彼特.达柯特来回磨了四年,才把概念落实成故事,这中间他一度挫折得想离职,又舍不得并肩作战的老友。这让他悟出了:悲伤是求救,而身边人的扶持,是你我所拥有最美好的东西。

当乐乐明白了即使是快乐的回忆,也可能因为“不再”而变得感伤,这时候我们只能哭一哭,然后放下它。就像那粉红色棉花糖大象,有些童年不可能永远打包带走,但它们可以被沉淀,被萃取,变成心底的誓约,静静闪亮。而流完泪才有清晰的脑袋,从中学习时光的必然,和无常,进而珍惜美好——这就见山又是山,真正地长大了。

在《脑筋急转弯》的最后,有一行字写着:“这部片送给我们的孩子,请永远不要长大。”童年是最单纯无忧的,失去了固然失落,但不会真正逝去。

曾经发生的不会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记忆可以再造,可以置换,可以重启核心,最放不下的还可能被唤醒。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是由我们遇见谁,想过什么,经历了多少故事决定的。

而我们抱着初心飞高高,终有一天会在俯瞰来路的时候,明白人生百味,欣赏五色交融,在下一次面对攀不上的高峰时,为自己唱起彩虹之歌。这是二○一五年我最爱的一部片,也是因为电影长大的我们,给记得和不记得的每一个自己,最好的祝福。◇#(待续)

<作者简介>
张砚拓
影评人,曾任香港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评审,多次举办讲座和电影导读。

——节录自《刚刚好的时光》/三采出版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刚升上大四的建筑系学生坂西彻,不得不面对即将就业的残酷现实,鼓起勇气向心中的第一志愿─村井设计事务所递出履历。
  • 她想要消失;她想要她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消失,让她整个人都化为无形,再也找不着。因为我对她这么了解,或至少我觉得自己了解她,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认为她已经找到让自己消失的方法,在这个世界上连一根头发都不留下。她把“痕迹”的概念扩大到不成比例的程度。她不只希望自己消失,在六十六岁的此时,她还要把她抛下的整个人生完全抹除殆尽。
  • 对很多人来说,我是神话的象征,是最神奇的传说,是一则童话故事。有人觉得我是怪物,是突变异种。我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有人误以为我是天使。母亲认为我是她的一切,父亲觉得我什么也不是。外婆每天看到我,都会想起过往失落的爱。不过,我的内心深处知道真相是什么,我一直都知道。
  • 眼前的祥和风景,俨然如明信片上的印象派画作,醒来时却大吃一惊,赫然发现身旁有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她小心翼翼稍微向前倾,想看清楚他的长相。这名男子年约三十五到四十岁,一头棕色头发乱糟糟的,脸上开始长出胡碴子。这张脸孔,她一点印象也没有。
  • 余松坡觉得气象部门的措词太矜持,但凡有点科学精神,打眼就知道“重度”肯定是不够用的。能见度能超过五十?他才跳几下我就看不见了。他对着窗外嗅了嗅,打一串喷嚏,除了清新的氧气味儿找不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味道都有。科学家做了实验,小白鼠吸了一礼拜的霾,红润润的小肺都变黑了。黑了就黑了,回不去了。不可逆。
  • 认识莎拉的人们去书店,都只是为了要找她聊天。然而,住在镇上的其他镇民或是附近区域的住民大多是一头雾水。怎么会这样呢?突然就出现一个游客,还有一家书店?他们需要很多不一样的店铺,但怎么会有人选择开书店?为什么要大老远从瑞典跑来开书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