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经济政变 习整顿民企 金融业面临洗牌

人气 15533

【大纪元2017年07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易如采访报导)十九大前为严防“经济政变”,习近平当局叫停大型民企海外并购,下令整顿万达、安邦、海航及复星等大型民企。中国政治洗牌的同时,金融业也面临重新洗牌。

从去年开始,习近平当局以“保住三万亿外汇储备”为目标进行货币维稳,到今年一月又开始推出金融全面维稳,四月首次把金融问题提到国家命脉的基础上;到七月,更是传出高层对民营企业万达六个海外并购项目的直接授意。

稳定外汇储备,就需要控制大笔海外投资;海外投资的钱,源头上是金融行业的内保外贷;而内保外贷的批准,自然离不开政商影响力;所以归根到底,控制权力杠杆是提防经济问题的关键。

近几年来,中国大型民营企业频频出海并购,因不受主权问题的质疑和限制,比中共国有企业更具有优势。10年前中国民营部门占海外支出的比重微乎其微,到了2016年已经约占中国海外投资总额的一半。

万达、安邦、海航以及复星都属于领头羊。从2015年以来,它们共完成550亿美元的海外收购交易,占同期中国公司海外收购的18%,尤其以2016年的“买买买”被大众所熟知。

2016年是中国企业大举境外投资的分水岭,在外汇储备保3千亿美元的压力下,北京开始指导性地限制对外投资。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PHILIPPE LOPEZ/AFP/Getty Images)
2016年是中国企业大举境外投资的分水岭,在外汇储备保3万亿美元的压力下,北京开始指导性地限制对外投资。 (PHILIPPE LOPEZ/AFP/Getty Images)

稳定外汇 需要控制大笔海外投资

2016年是中国大举境外投资的分水岭。前几年,中国从对外贸易顺差中积累大量外汇储备,一直在想法进行外汇再投资,于是开始支持企业走出去。根据Dealogic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达到顶峰,当年共进行1,870亿美元投资,是2015年的二倍。

但也是从2015年起,中国国内经济形式走弱,外汇储备也在缓慢下降,2016年跌破3万亿美元的“大关”,北京当局不得不拿出大量资金防止人民币贬值;到了2016年年底,当局就表示要对境内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趋严管理。

四大监管机构罕见地发表联合公告,对在海外房地产、娱乐和体育行业的“非理性”投资发出警告,称这些领域存在“风险隐患”。而万达、安邦、海航以及复星的海外投资都可以对号入座。

当局动真格,是因为担忧外汇储备迅速流失。《华尔街日报》报导称,“在中国政府看来,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是反映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所以,对海外并购的支持政策当局开始调整,大笔并购都必须符合指导性政策。

与此对应的是2017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的规模大减,而民营企业的投资更是快速缩减。根据彭博社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的外国并购总量为66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4%,而民营企业并购的比例则从半壁江山回落至三分之一(36.9%)。

内保外贷 管制跨境资金流动

当局通过控制内保外贷,让钱再也不能轻易进出。从七月,网上流传的《银监会口头转达党中央国务院对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六个境外项目处理措施的情况汇报文件》,要求银行暂停向其海外项目发放贷款;同时对四个已经完成的收购项目,不得从国内金融机构融资、万达也不得以这些项目抵押,从国内金融机构融资等规定。

这些规定限制了万达与金融机构进行内保外贷等活动,让万达处于“既出不去、也不让进”的双限制困境。当局为何要限制万达的跨境资金流动?据澎湃新闻报导,万达在海外的投资已超2,500亿人民币(约合367亿美元),约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的1.2%。如此大额的跨境资金流动,既有转移资金到海外(资金外逃)的嫌疑,也有可能让人民币汇率以及中国整体经济受影响。

在2016年年底,香港各大银行就被口头告知收紧内保外贷业务。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接受《苹果日报》采访时表示,当局对内保外贷从严,是因为担心跨境资金操作“又死灰复燃”,借款人通过不同渠道,甚至假贸易单据,将资金调出境外偿还外债。

对目前,当局将管制跨境资本流动上升到国家战略、前所未有的程度。纽约时事评论员朱明表示:“眼下当局对安邦吴小晖和王健林的处理,是有意把企业经营切割成两部分,目的是避免流动性金融风险传递。”

十九大召开前,中共内部的派系斗争更加激烈和隐蔽,但是结果已明:习近平已经全面控制住江派。(Feng Li/Getty Images)
“十九大”召开前,中共内部的派系斗争更加激烈和隐蔽,但是结果已明:习近平已经全面控制住江派。(Feng Li/Getty Images)

控制权力杠杆 提防经济政变

中共治下的中国,经济问题说到底还是政治问题。提防经济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控制权力杠杆。有学者指出习近平应该是发现了问题,才做出近期的一系列举动。

习近平4月25日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时,提到金融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更明确提出要“党管金融”。

旅美作家、中国问题专家何清涟在文章(题为:从“金融整顿”到“防经济政变”)中分析说:“如今中国的金融系统是‘权力杠杆’撬动下的市场运作,所谓‘党管金融’似乎是说要控制住权力杠杆。”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往往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金融系统更是如此。

此外,叫停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也跟“经济安全”有关。中共经济已是政商合体的裙带资本主义,对游走在商业和政界之间的民营企业家,其政商影响力也不容忽视。洛杉矶加大安德森商学院经济学家俞伟雄告诉大纪元记者:“因为官商之间盘根错节的情况非常严重,错误的投资决定即使发现了,因为有政治因素在里面,也无法去修改。”

他认为这些企业在中国境内借钱、并购,利用杠杆进行海外投资的行为具有高风险,且错误决策的投资后果将陆续显现。“万一投资失败,中国境内借的钱不能还,会引发一连串反应,比如银行呆账,最后还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他表示,习近平决定对企业海外并购紧急踩刹车是对的,“应该是已经发现了问题”,担忧暗藏(经济)不稳定因素。

以万达为例,国内主营房地产业务,自身的资产负债率已达70%。除自身有庞大的债务压力外,其背后的资金来源更是有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一旦因为高杠杆、资不抵债,引发资产泡沫破裂、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切实存在。

中共高层重新洗牌 金融界也面临洗牌

最近几个月,中国的政治和监管环境迅速转变。在召开“十九大”前夕,高层内斗、曝料的话题更是层出不穷。对外界而言,内情恍若雾里看花,但结果已见端倪。

7月17日起,中共喉舌中央电视台(CCTV)连续播出的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时代之问》聚焦习近平传承邓小平的深化改革,首次明确“毛邓习断代”;到了第三集,更直接提出“九龙治水集体领导”的弊端。

对江派过去把持的金融领域,党媒《人民日报》7月也连续几天发表评论员文章,点评习近平破例出席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又防‘灰犀牛’。”“灰犀牛”是暗指经济中显而易见的大问题,但在快速恶化之前没能引起重视。

评论员朱明认为,“十九大”前夕,北京面临各种挑战,现在习近平在提防这些“灰犀牛”被人牵着发难。“在中国,政治经济是一家。政治在重新洗牌,经济领域也同样在重新洗牌。习近平的一系列大动作已明确说明这一点,江派人马一个个都在被拉下马。”

对当局把金融整顿问题上升到关乎国家稳定的层面,他表示:“要保金融稳定、国家稳定,习近平就必须出手,要不然江派借机发难,像股灾一样的搞经济政变,怎么办?所以要斩断这条路。”

这或许意味着未来中国金融整顿的方向,不管是继续按“一行三会”(指金融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管)、填补漏洞的技术套路改,还是按提防“经济政变、国家安全”的政治思路走,都不会是小问题。#

责任编辑:张宪义

相关新闻
万达好莱坞买买买 美议员提醒要警惕
万达卖掉八成国内产业 王健林化解政治风险?
万达遭监管 王健林表态主要投资放国内
何清涟:王健林的“保护伞”为何不灵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