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熟手の慢工细活》记录世代传承老工艺

高市文化局出版《熟手の慢工细活》27日在高雄文学馆发表,文化局长尹立表示,透过纪录在地艺师,挖掘观看高雄的另一种视角。(李怡欣/大纪元)

人气: 6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8年02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怡欣台湾高雄报导)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出版《熟手の慢工细活》,27日在高雄文学馆发表。专书纪录大高雄百年代代传承老工艺,引领读者沿楠梓仙溪、二仁溪、荖浓溪、浊口溪4条溪流,深入造访山林和小镇,逡巡13 种手工事作工艺,亲身探访36 位艺师,更特别综整绘制“百工流域图”,跨幅横阅、拉展视野,纵览解高雄百工之山线&部落|食农工艺师老手艺精彩人生。

高雄市文化局局长尹立表示,工艺是用在地材料、从生活中而生的产物,有艺师的坚持,才有好的工艺品呈现。此次出版的《熟手の慢工细活》是一本有温度的书,藉由年轻作家来记录年长艺师,让不同世代交流,从内在挖掘高雄自身的文化工艺底蕴,这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更是高雄自身文化诠释权的基础。而在地艺师的工艺技术所展现出的在地特色,也是更深入认识高雄的另一个角度。

高市文化局27日发表《熟手の慢工细活》,邀请年轻作家来记录年长艺师。(李怡欣/大纪元)

沿楠梓仙溪,在台29线道路起点,发拉斯工坊编织布农苎麻网袋、那玛夏的江誽鄥艺师用编织找回卡那卡那富族的过去、阿里关手制青头狮、金兴村江秀金手工竹花扫把,还有徐吉绿制作往昔小林村常用的鱼笱(ㄍㄡˇ)竹剖编器,高阿美(Umav乌玛玞)则用缝纫将传统服装融入现代风格。

行至下游,旗山地区有郑宪隆的亚铅(镀锌铁片)客制器物、林享旻的锻铁农具、戴自成和戴文化父子飞檐走壁的瓦作屋顶修建,皆以自身工艺技术见证了近代庶民生活史。往二仁溪出海处漫步走去,可发现卓温盛打造宋江阵的双斧、雨伞与耙兵器;内门力玉春,从采摘到编织全都自己一手包办的月桃编织;豪迈剖竹和细致竹编兼具的竹篮工艺师林晚,及年近八十仍坚持手做斗笠工艺的郭春为夫妇等。

桃源荖浓溪旁,原民工艺辉煌精彩。艺师张锦秀打造布农族传统乐器—敲击器,王明城和赖秀如夫妇以兽皮猎装和十字绣服饰、宝山杜洪柳用羊角勾缝制各个年龄的瑰丽传统服饰,排湾女儿古淑花编织布农板历,展现传承族群智慧。

此外,美浓区黄细梅的不漂白手工藤椅、林彦伶手抄纸、稻草编篮等,力行减塑反璞归真生活;在浊口溪,鲁凯族聚落里,刺绣师董桂兰将紫斑蝶身影绣进她的生命里。这些动人技艺点滴收入在《熟手の慢工细活》专书里,并附上旗美6条公车地图、检索28处私房美店,导览4溪流域艺师出没处。

全书邀请15位高雄作家、文史工作者、绘画家及摄影师,透过文字与影像,不但纪录这批在山林溪河坚守信念的人,如何传承祖先的智慧和技艺,更将他们对土地和家人的深浓情感,彰显在字里行间,跃动于每个鲜明影像,他们的身影背后都有一篇篇动人的故事,邀请读者深入挖掘 ,好好体验他们对生活的领悟,拥抱老工艺的温暖和深情。

责任编辑:叶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