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8年07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报导)7月26日,人民币兑美元离岸价跌破6.82,日内曾下跌704点。
26日,中共上调人民币中间价378点,报6.7662人民币兑1美元。在官方中间价引导下,在岸人民币开市急升387点,升破6.74,高见6.7397兑1美元,但随后掉头下跌,由即市高位最多下跌547点,再次跌破6.79,低见6.7944,收市报6.7825,较上日官方收盘价跌41点,较上日夜盘收盘跌135点。
离岸人民币(CNH)26日在升破6.74后亦掉头下跌,北京时间04:59,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报6.8257元,较25日纽约尾盘跌704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7384~6.8265元区间。
据《香港经济日报》引述某交易员的观点表示,未来人民币走向关键还是要看美元汇率指数走势,目前美汇趋势仍未明朗,市场关注欧洲央行会议,人民币虽然仍面临贬值压力,但不安情绪并未持续升温,而在贸易战、经济增长放缓和货币放松的背景下,人民币整体贬值趋势未改,预计6.8关口可能是近期人民币的短期支持位。
官媒《中国证券报》援引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的观点称,若美元继续上冲,叠加中美利差或进一步收窄的影响,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但中期来看,人民币缺乏进一步持续大幅贬值的基础,有贬有升、双向浮动格局将延续。
《经济参考报》也援引中金公司的观点表示,决定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对中国投资回报率的预期。
有业界人士表示,中共近来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央行放水,这对于汇市不利,会造成人民币继续贬值。原因也很简单,内部的水太多了,而外部又都在收水,如果没有外汇储备托底,人民币汇率只会越跌越低。
另外,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26日发表报告称,虽然6月人民币汇率在全球支付排名仍居第5位,但当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微跌至1.81%,较5月的1.88%小幅回落。
报告显示,若扣除欧元区内的支付,仅计算国际支付,6月人民币的国际支付占比仅为1.1%,仍排第8。与5月相比,人民币支付价值下降3.65%,而同期所有支付货币的支付价值则微升0.08%。
最新消息显示,今日(2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942,较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7662下调280点。
离岸人币今早曾跌穿6.83,低见6.8312,发稿时约在6.818水平。#
责任编辑: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