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 阿里巴巴与中国黄页各走各的路

人气 1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12日讯】2002年的变化,也许值得在中国互联网史书下纪念性的一笔。至少,不论“阿里巴巴”还是“中国黄页”,都在各自的发展方向上寻求到了新的坐标。

何一兵和马云均喜欢谈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史。毕竟,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中国商业
信息网站,就是1995年马云、何一兵在杭州创办的中国黄页(Chinapages.com)。

提起1994年秋天那个灵感初现的傍晚,马云、何一兵至今难以忘怀。

那天,杭州电子工学院外语教师马云在电话里问计算机教师何一兵:“何一兵,你听说过Internet吗?”这样,便幵始了两人在杭州一间民房里的起步。在新加坡有机会接触“神秘”互联网技术的何一兵,与头脑中充满创意的马云,当时的想法几乎不谋而合───创中国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发布站点:中国黄页。

据熟悉他们的业内人士介绍,马云睿智而外向,对于中国黄页的发展方向多有思路,而何一兵内敛而心思缜密,能事无巨细考虑方方面面,两人配合一度娴熟而默契。何一兵利用其在新加坡接触到的网络技术解决建站难题,而马云则带着借来的4000美元,衹身前往美国,说服了美国互联网资深咨询公司VBN的合作,并在美国注册了chinapages.com。

1996年以后,中国黄页技术、市场一路领先,即便正规军中国电信,也视其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当年,中国电信杭州迪佛实业公司出资100万收购中国黄页未果,之后又和马云、何一兵合资200万,成立迪佛海博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创业衹一年的马云、何一兵身价涨了10倍。

1997年,中国黄页幵始加盟外经贸部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项目,幵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1998年一个寒冷的冬夜,马云带着五个员工北上北京,参与外经贸部的合作项目。14个月后,马云等承办了中国最大的网上广交会。

1999年初由北京回杭的马云,从外经贸官方站点(moftec.org.cn)以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chinamarket.com.cn)中得到思路,觉得B2B的商业模式前景可观,便向何一兵建议建一B2B商业社区。但此时何一兵,却已经梦想着将中国黄页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的ASP(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商)。发展方向上分歧由此产生。

1999年3月,马云、何一兵等人再次创业,以50万资金创办“阿里巴巴”。但是,有了阿里巴巴(B2B),“中国黄页”(ASP)是否还有生存价值,这时候马云和何一兵各执己见。不久,阿里巴巴获得了500万美元的首期风险投资,马云将阿里巴巴总部迁至香港。而何一兵,坚持在杭州的中国黄页总部继续ASP之路,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就此结束。

对此,何一兵淡淡地说,之后再遇马云,谁也不会再谈工作。

在今天看来,马云和何一兵身上,依然保持着多项“中国第一”:第一个上网的企业、第一个省级网上工程、第一个上网的电视台、第一笔网上成交的贸易业务……

马云说,“中国的互联网,在我们之前没有历史。”而中国黄页和阿里巴巴7年的各自发展,恰好见证了中国脆弱的电子商务行业从无到有,兴衰起伏的完整历程。

虽然走的路各不相同,但是两家公司均实现了从互联网的垦荒者到初步确立为行业领先者的坎坷过程。

在惨淡经营中,新的希望还是不断滋生。2001年中,网络业者看到了联众等一大群真正掌握互联网技术,并不断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扎扎实实向前发展的网络企业崛起。

“在他们身上,我们完全能感受到一片春光。”何一兵说,“从他们的发展勾勒的雏形上,我们已清楚地看到了互联网,从原来的那种以门户为主的基础互联网时代,向以宽带、无线为技术核心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纵深方向发展的大趋势。”

路其实已经逐渐清晰。

──转自《世纪经济报道》(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中文域名预留究竟该给谁?
域名之争    两个“阿里巴巴”公司打官司
另类解读:金庸语境下的当前中国互联网
阿里巴巴CEO马云:alibaba.com妙不可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