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孽?地球面临第6次“大灭绝”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3日讯】在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四只罕见的黑鹳无视于附近沙岸上的一大群鳄鱼,悠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对这种数量日渐稀少的珍贵鸟类而言,最大的威胁并非那些鳄鱼的尖牙利齿,而是北方几千里处欧洲伐木工人的链锯,那里的森林是攸关黑鹳生存的栖息地,如今却在链锯声中一片一片消失。

据中国时报报道﹐黑鹳是在人类活动冲击下岌岌可危的无数物种之一,许多科学家认为,地球生命史上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展开,人类再不亡羊补牢,后果恐怕不堪设想。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计划主持人李珀嫚博士表示:“在未来的五十到一百年,很可能会发生由人类引发的物种大灭绝……我们正陷入危机,必须现在就采取行动,才能够扭转态势。”

联合国将于八月廿六日到九月四日在南非大城约翰尼斯堡举行“世界永续发展高峰会”,人类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冲击正是此次会议的焦点议题。这场高峰会上接一九九二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因此又被称之为“第二届地球高峰会”。根据联合国在会议前提出的统计报告,目前全世界有一千一百卅种哺乳类动物与一千一百八十三种鸟类正面临极大的灭绝危险,各占哺乳类的四分之一与鸟类的一一%。

在地球四十亿年的演进史上,曾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都有至少半数的海洋生物在短时间内死亡殆尽,陆地上也是灾情惨重。最近的一次白垩纪大灭绝,发生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科学家推测当时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气候钜变,并使得长期称霸地球的恐龙黯然退出历史舞台。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是,第六次大灭绝如果真的发生,人类自身必须负起全责,不能再归咎于天外飞来横祸。

理查.李基与罗杰雷文在一九九五年出版了《第六次大灭绝》一书,他们预测地球所有物种的五○%会在百年内绝种。其他学者的估计虽然没有这么悲观,但也都忧心忡忡,认为有案可稽的绝种生物数目远低于真实状况。在热带雨林与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无数物种根本还来不及被人类记录,就已经化为乌有。

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新近绝种生物委员会”指出,自一九七○年以来,至少已有七十种鱼类、鸟类与哺乳类从地球上消失。世界自然基金会则估计,在过去一百年中,八十一种淡水鱼类已经绝迹,其中五十种的原产地是非洲东部的维多利亚湖,原因是人类在当地引进了穷凶极恶的尼罗河鲈鱼。

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的黑鹳与鬣狗同样是处境堪怜。目前全球的黑鹳仅余七千到九千五百对筑巢伴侣,栖息地大部分是在欧洲东部的森林中,地方当局虽订有法规保护,但却无力约束伐木公司的蚕食鲸吞。鬣狗则是蒙上捕食牲畜的恶名,被非洲农民赶尽杀绝,目前仅余约五千只。

人类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可能是物种灭绝的元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覆盖全球陆地三分之一面积的森林,从一九九○年开始已经锐减二.四%。森林损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过去十年以来有五百廿六万公顷的森林消失,约占非洲森林的○.七%。

助纣为虐的因素还有全球暖化、环境污染以及人口增加,都会使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处境益形困难。联合国的资料指出,过去五十年来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四○%,如今已超过六十亿,到二○五○年,人口更可能增至九十亿,将对土地与其他有限的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进而危害众多生物的生存,开发中国家的情况尤其严重。

世界自然基金会根据全球数百种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数目变化,订出一项“生存星球指标”(LPI)来衡量地球的生态状况,然而卅年来,这项指标已经遽降三七%,令人怵目惊心。自然保育人士担心,五十年后的历史学家回顾此刻时,会责怪当今的人类错失良机,未能扭转自恐龙灭绝以来,地球生态史上损失最惨重的一次生物浩劫。(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防滥杀拟禁金钱龟制龟苓膏
台湾帝雉 大陆想拿猫熊换
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 地球贴上“死亡标签”
濒色物种粗颈龟在香港孵化成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