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疫情警戒降级 科博馆推“南安小熊安在否”特展

在训练基地的南安小熊。(科博馆提供)
人气: 473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1年07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瑞台湾台中综合报导)台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即日起至2022年3月6日(日)推出“南安小熊安在否”特展,有高约80公分的馆藏台湾黑熊骨骼标本之外,也特别搭建南安瀑布模拟场景,展示南安小熊妹Buni使用的训练工具,如气味瓶、讯号发报圈、监视器,及南安小熊野放时使用的铁笼,详细介绍南安小熊被发现、被照顾训练到野放的历程。

“南安小熊安在否”特展现场一景。
“南安小熊安在否”特展现场一景。(科博馆提供)

一只曾在花莲卓溪乡南安瀑布附近趴趴走,找不到黑熊妈妈的小黑熊,从没想到因自己的走失,竟会获得社会大众对于台湾黑熊的关注,也启发民众对台湾野生动物保育议题的省思。南安小熊是台湾第一次野放脱离母熊的幼熊案例,在台湾黑熊保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此次特展由国立屏东科技大学黄美秀教授指导与台湾黑熊保育协会共同策划,展览分为4个单元:“来自森林”,“人间落难”,“回家之路”、“我在友熊国”等四大单元,分别介绍南安小熊从被游客发现、被照顾训练到返回山林的历程。

台湾黑熊在南安瀑布附近出没的场景模拟。
台湾黑熊在南安瀑布附近出没的场景模拟。(科博馆提供)

在国立屏东科技大学黑熊专家黄美秀教授与当地花莲林管处、玉山国家公园等单位的研议之下,决定就地安置小黑熊,局部封路与摒除人为干扰,期待黑熊妈妈能够返回原地带走小黑熊。眼见黑熊妈妈迟迟未出现,为维持小黑熊健康,黑熊专家黄美秀教授随即决定让小黑熊到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接受短期的人工照养,等到恢复健康后再野放回归山林。小黑熊自此展开为期9个多月“上学”的日子,一场台湾首度野生幼熊的照养与野放训练计划也正式启动!

由于缺乏黑熊妈妈的带领,日后小黑熊要回到野外生存,必须学会野外独立谋生的技能,包括觅食、捕捉活禽、避开有生存威胁的区域及恢复自然野性等。这些照护人员必须兼代母职、老师、与观察者,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借着趋与避的交替使用,培养小黑熊的求生技能与野性。

特展最后的单元“我在友熊国”。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试验站生活9个月后,于2019年4月底,空勤总队的黑鹰直升机载着满1岁大的小黑熊Buni,从台中野训场运往花莲卓溪乡山区的野外栖地野放。小黑熊的两耳皆已挂上耳标,及“具有延展性设计”的VHF/GPS两用无线电发报项圈,方便日后追踪辨识,也可降低被猎捕的风险。照护团队还为小熊取了个布农族语的名字“Buni”,意思是健康、美丽。

6月底,研究团队发现GPS讯号有异上山查看,在一处干燥无人的崖边拾获项圈,猜测小黑熊瘦了而导致颈圈提早脱落,而无法继续追踪。失联4个月后,红外线相机首度在野外拍到小黑熊,虽然消瘦不少,但毛色圆润,精神良好,显示她已经完全适应野外生活。摄影机还拍摄到另一对黑熊母子、水鹿、野山羊、山猪、猕猴等动物,自由自在地在山林里活动,形成一幅“有熊国”美好的画面!

台湾黑熊是台湾体型最大的肉食性哺乳动物,成年体长130-180公分,体重 60-150公斤。主要栖息在1,000-2,500公尺的中海拔森林环境,它独居、不冬眠、会筑巢,以日间活动为主,奔跑时速可达30-40公里,可以捕抓像山羌、山羊等猎物。而大多以植物为主食,采食青刚栎与各种水果,也会取食蜜蜂或蚁窝。随着人为过度的干扰,以及森林逐渐被破坏,目前台湾黑熊已经濒临绝种,估计野外族群数量仅剩下200-600只。

台湾黑熊小档案介绍。
台湾黑熊小档案介绍。(科博馆提供)

策展人之一郑明伦博士期盼透过此次展览,让民众了解台湾黑熊所面临的各种威胁或冲突,借此提升人民的环境保育素养,也感谢小黑熊的到来,为我们上了一堂扎实的生命和保育课程。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