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一丁:文化与帝王

人气 628

【大纪元2022年11月10日讯】在位过70年的英女王逝世,让世界为之驻足。让人重新想起文化与传统,也想起王室的作用。

也许从实用主义的角度上讲,在当今这个以科技为先导的后工业化社会,王室既不发展人工智慧也不制造半导体晶片,不产粮又不炼钢,甚至不参与制定国策,为何还要用纳税人的钱养个王室?但年届96岁的伊莉莎白二世辞世,却让人蓦然回首,看到在这个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民主社会里,王室所肩负的职责和起到的作用。

英联邦目前有56个成员国,共同遵从和平、自由、人权、平等和自由贸易等普世价值。而在过去的70年里对于所有英联邦成员国来说,这些价值的代表就是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现代的普世价值根源传统文化

回顾伊莉莎白二世的一生,人们不难发现,自由、人权和平等这些现代的普世价值,其实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并存和相得益彰的。因为,这些现代的普世价值本来就是根植和发源于传统的文化当中的。帝王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外是政权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两个方面。在现代的民主制度下,帝王虽不再执掌政权,但仍可担当文化传承的作用。

反观中国,五四运动在中国人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固定的观念: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或者说是为帝王服务的。这当然是一种极其可笑和本末倒置的逻辑。在没有民主的封建集权制度下,文化恰恰是对帝王言行和权力最后也是最有力的制衡。古往今来,没有一位帝王能置身于文化的制约之外。中华历代的帝王只有符合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才能成为圣明的君王。而不符合这个价值的,则是昏君。孔老夫子之所以被称为万世帝王师,不仅是因为他的学说告诉了帝王们如何治理天下,更因为他的学说高高在上,是衡量所有帝王贤明与否的标竿和准绳。

记得多年前与一位来自国内的体制内学者有过一段关于美式民主的交谈。这位学者是体制内的改良派,力主改变人制,崇尚依法治国。他认为:美国这个体制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法制,与信仰和道德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所以中国只要能实现法制社会就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我当时向他提了两个问题:

一、美国历史上有过四十多位总统,其中能不能找出一位不信神的?他回答:没有,找不出。

二、如果有一位美国的总统候选人公开讲他是个无神论者,这个人还有没有可能当选?他听后无语。

我们不能因为历代的中华帝王都崇尚儒学就认为儒学是帝王的御用文化,这就好比:不能因为历届美国总统候都信神就因此而认为基督文化是专为美国总统服务的。

美国总统在就职时要将手放在《圣经》上宣誓,英王的继承则需要得到教会的祝福。这就是文化和信仰对总统和王位的制衡。而且英王众多职责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捍卫对神的信仰。

美国总统在就职时要将手放在《圣经》上宣誓,这就是文化和信仰对总统的制衡。图为川普于2017 年1 月20 日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大厦宣誓就任总统。(Mark Ralston / AFP)

对一个还没有法制的社会来说,以实现法制为目标没有错。问题是:法制只是个最低标准,一个仅仅拥有法制的社会远远还不能算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事事处处都仅仅能刚刚做到守法,那么这个人不可能是个很好的人。他只能说是个暂时还没有进监狱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进去了。一个以法制为最高标准的社会,只能说是一个以不进监狱为理想的社会。

《论语.为政》中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老夫子说:用刑律政令来整治百姓,老百姓会因害怕而不去触犯律令,却没有廉耻之心;只有用道德礼制引导百姓,百姓们才会有好的品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社会过多地依靠法制,这个社会很可能最后会满世界都是那种暂时还没有进监狱的“守法公民”。这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为什么光有法制还不够,文化更为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不信神的人选不上美国总统;这更是为什么那些认为“传统文化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人其实已经在文化上走入了死胡同。儒学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一个仁爱和谐的社会,而不是为帝王服务。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要想在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中找出个把反帝王的学说,还真就难上加难。问题是:“不反帝王”与“为帝王服务”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故意在两者之间划上等号的,五四运动是最大的推手。

传统文化为什么不反帝王?与其问这个问题,不如问: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去反帝王?

所谓反帝王,不就是要改朝换代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大小朝代加起来不到二十个。改朝换代的事儿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也不定能碰上一回,试想哪个圣人哪位先贤会为了那几百年也碰不上一回的事儿专门去发明出一种文化来?这不是唯恐天下不乱嘛?!这种事儿,只能留给那些合纵连横的家伙们去逞能。再不,就留给后世那些要“砸烂旧世界枷锁”的乱世宵小们去动他们的歪脑筋吧。

看看当今的世界:欧洲有一大堆王室,英国和加拿大民选的首相和总理要向世袭的英王下跪,日本的王室成员则是从一出生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世袭“明星”。21世纪后工业化的民主社会尚对王室生活如此趋之若鹜,为什么我们就对几百上千年前的祖先“不反帝王”如此地耿耿于怀呢?

正统的中西文化以天人关系为核心

东西文化的重中之重是界定人与天之间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人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不论现代普世的“天赋人权”还是东方传统的“天人合一”均为如此(另见拙文〈五四的困惑〉)。五四运动仅仅以是否反对帝王来决定对一个文化的取舍,这无异于因小失大,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孔子的儒学是建立在道家学说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仁爱作为孔学的核心当然也要符合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安排。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早认识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仁爱当然就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做起。当孩子长大了,对自己父母的爱就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对亲戚、朋友、社区,以至于对天下人的爱。这就是孔子讲的忠——孝天下,即将天下的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去孝顺。

在儒学中,君王的作用是天子的概念。君王必须以父事天,以母事地。所以,君王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序列里,起到了上承天地,下兴忠孝的连结作用。这就是古代中华文化中君王除了执掌政权之外所肩负的道德职责。这一点,在今天的中国是看不到的。中共信仰的是无神论,在中共之上再无更高的规则存在。所以在今天的中国,是非对错的标准就是中央文件,毫无道德可言。

看中华文化中人与天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四大名著中去看:《三国演义》集中体现的是道家与儒家的思想;《西游记》则是以佛家为主,兼蓄道家;《红楼梦》集释、道、儒三家之大成;《水浒》则涵盖了释、道、儒、墨四脉对天人之间不同的看法和主张。

总之,纵观东西文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以天人关系为核心的正统中西文化中,可以有帝王(古代),也可以没有帝王(现代)。但绝对不能没有天。◇

——转载自《新纪元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楚一丁:马斯克,一个传奇冒险的梦幻
楚一丁:夏游太浩湖随笔
楚一丁:盐湖随笔
楚一丁:为了崔健,干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