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碧凝:有感于年底的公务员加薪

方碧凝

标签:

【大纪元12月12日讯】根据官方消息,鉴于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形势良好,因SARS突发而暂缓的公务员加薪计划将从今年12月起正式实施,原定于7月起增加而未加的后5个月工资增量部分将一次性补发。

记得去年就看到过著名经济学家戴圆晨先生关于公务员加薪的一段话:“第一次公务员加薪,我举双手赞成;第二次加薪,我举一只手赞成(另一只手自然就是有所保留),如果第三次给公务员加薪,我举双手反对!”

反对是无效的,加上这次,已经是第四次为公务员加薪了。戴先生只怕就是举上双手双脚,也不能阻止享受这些政策的政府官员加薪的步伐!

仔细翻阅了有关资料,寻找关于公务员加薪的理由,将一位官方发言人的话总结一下,无怪乎是以下几个方面:

1、公务员工资较低,属于社会收入的中下层;

2、高薪养廉,是反腐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提高公务员待遇,留住一批高素质人才。

公务员工资较低,是社会的最低层?初看到时,哑然失笑,不知道得出这个结论的国家级的经济研究所所长是站在什么角度,什么环境得到的此结论,我想他的范围应该是诸如他形容的是人就不愿做公务员的广东等发达省份,在我们国家,起码是我生活的省份和城市,公务员绝对是城市的中高层收入者,而且像这样的省份和城市在我国还是占着巨大比例,说平均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的公务员是中低收入阶层,那些占我国人口64%,每年年收入1000元左右的农民算是什么阶层?那些徘徊在城市的阴影下,中国3.2亿非农业人口中,1998万陷入极度贫困的城市贫民又是什么阶层?,就连那些在工作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做纳税人的普通产业工人,他们实际所得的收入也不会高于公务员的收入,他们,又该是何阶层?我想,说此话的时候不应该只看到社会的一个极小侧面,应该是占在一个全面的角度看问题,他们的同类比对像不应只是那些占着及少比例的私营企业主,大老板等诸如此类的白领金领,而应是那些靠占着很大比例,靠薪水吃饭的普通大众!

其次,就公务员来说,其工资条上的钱数不过是“现金收入”部分,另外,其“岗位收入”还包括一系列的东西,例如,节假日的实物收入、出差和出国培训机会、福利分房、子女就学便利、未来可靠的养老医疗保障等等,这些皆属于公务员这个岗位的“含金量”,跟着公务员队伍薪酬走的教师还有寒暑假。因此全面衡量包括可支配和不可支配的、现金的和非现金的、即期和未来的各种收入(以上分析还没有包括少数公务员化权为钱的不当收入部分)后,我们还能说公务员阶层,是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中低收入阶层吗?

再说高薪养廉,我以为它是历次涨工资叫的最响也最滥的口号,高薪如何养廉?从贪官纷纷落马,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不争的事实来看,危害中国最大的腐败依旧是吏治腐败,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那些为官一任,造福全家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公仆意识,如果我们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机制来监督,没有可供广大群众参与的民主体制管理,又如何谈得上高薪养廉?腐败是一个严格执行法纪以及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公务员基础素质的问题,绝不可能用给公务员加工资的办法来加以消除。

从目前来看,无论薪水如何提高,人的思想不转变,是很难做到的,笔者就亲眼看到过一份报纸上大肆宣传的反腐事迹:一位县委书记只是一场普通的感冒,仅一个星期就收到“慰问金”12.5万元!笔者因为工作关系,也曾几上京城,和国家某些部委的一些带长不带长的各级公务员打交道,就没看到那些经常出入各大酒店赶场的官员,谁用过自己工资单上的工资买过单?

过去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现在看来,“效率”加快了!

至于留住人才,更是有违提出的高素质队伍,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并不是把利放在第一位的,而且也不应该把利放在第一位,公务员应该强调的是为人民服务吗,在国外,通常意义上的公务员是带有一定服务公益的职业,比如就像那些无偿传播福音的传教士一般,他们的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社会做贡献,即除了工薪之外,还要为社会献身。当然,我们的国情要求了我们的公务员不可能那样大公无私,但如果一个人仅仅以为收入上的微小差距就离开公务员岗位,另谋高就,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还是不要也罢!

政府想留住人才,保持一批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思路是对的,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与高薪,而在于体制,从普遍现象看,离开公务员岗位的大部分是踌躇滿志的年轻人,他们有热情,有能力,有事业心,但为何在公务员岗位上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呢?我有一大学同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工作,按理说他是同学中唯一进入国家核心工作的人员,令同学们羡慕不已,可只工作了五年,他选择了辞职,远渡重洋,继续求学,问其原因,只是苦笑说,自己应该还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当今的政府机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老爷派头,论资排辈,拉帮结派、以权谋私的衙门作风比比皆是,深受其害的不仅仅是老百姓,也同样影响了想做一番事业的一大批优秀的有为青年,政府现在需要的不是从金钱上留住他们,而是从体制上给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真正可以体现出公正、公平、平等的用人原则!

看到公务员报名时排的长龙一样的队伍,感觉,未来一个时期,低风险,高收入,高福利的公务员在绝大多数地区依旧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岗位,看到过一组关于公务员和他的衣食父母的对比数据:西汉1:7945,清康熙1:91,新中国成立之初1:600,目前是1:28。

不知道我们中国,28个老百姓养一个公务员的记录会不会被再次刷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