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手机不良简讯造成社会问题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月21日讯】(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电)中国大陆手机不良内容的简讯,最近在广州发生非典型肺炎侵袭期间到处流传,使广州陷入恐慌,影响社会秩序,手机不良简讯所造成的问题已引起重视。 香港文汇报报导,目前中国大陆手机不良简讯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骚扰型”,例如“垃圾广告”、“地下广告”,另外一种是无聊的恶作剧,甚至是下流的色情内容。

 报导说,不良简讯一般不会形成直接的利益侵犯,但大量的骚扰型简讯,容易使接收者身心烦躁。尤其是使用手机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色情简讯正通过手机蔓延到儿童及青少年当中。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青少年司法制度研究专家张美英对此深表忧虑。她指出,青少年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在没有接受良好性教育之前,如果突然接到黄色简讯,很容易引起性冲动。在没有宣泄对象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性犯罪和其他犯罪。

另一种类型的简讯则构成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侵犯。报导引述调查指出,在中国大陆不法之徒利用手机简讯作案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通过发送手机简讯,设置各种陷阱,骗取、偷盗他人钱财。二是利用手机简讯从事制作假证件、假公章、假学历等违法经营活动。三是通过手机散布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谣言或有害信息。四是利用手机简讯大量散布卖淫、迷信、非法赌博等方面的消息。

 报导说,对于手机不良简讯,目前还很难进行技术过滤,也有无法可管之苦。手机发送简讯的方式包括手机间点对点发送、经由人工声讯台发送、网站发送和电脑软体发送等,后两种是不良简讯的主要发送方式。而不管是那一种方式,从技术上讲,行动通讯营运商都不能监控其内容,所以目前很难对垃圾信息进行过滤。

而更重要的是,目前对于手机简讯有无法可管的困境。中国大陆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表示,简讯内容的管理与规范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还涉及文化宣传部门等各方面单位,“现在还没有一个牵头部门来出面协调有关规范工作的开展。”以致众多的管理空白,为有害的简讯制造了可乘之机。

中国大陆互联网协会秘书处负责人李欲晓认为,不良简讯的危害性不容忽视,中共有关部门应该有因应措施。在当前还没有专门法规的情况下,可参照﹁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等,对手机简讯加以规范。

例如广州警方最近查出“农药船沉没”谣言是二月十二日中午,由一家公司番禺分公司的手机信息平台发出的。警方逮捕了传播该信息的李某、钟某等五名人员,广州警方对此次事件的处理将可能成为将来其他案例的借鉴。

报导引述有关统计指出,中国大陆手机简讯市场量庞大,例如中国联通公司今年全年的手机简讯发送量将达到三百亿条,而中国移动公司的简讯业务量,则是中国联通的五倍至六倍左右。据此估算,二○○三年全中国大陆手机简讯的发送量将超过一千五百亿条,甚至有可能突破两千亿大关。市场分析人员预计,二○○三年全年,中国大陆手机简讯产生的直接利润,将达到一百五十亿元人民币。(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政府发布国民反恐守则
涉组诈骗集团 嘉县议员吴明谕被捕
小说连载:出尘(一二二)
奥斯卡入围女主角获镶钻内衣 他人赠手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