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福学者:少一点要求,多一点倾听

大纪元时报记者赵晓慧╱台北报导

标签:

【大纪元7月4日讯】针对近日连续发生携子自杀、学童自杀事件,儿童福利学者、台大社工系教授冯燕表示,自杀年龄下降,往往发生于社会迷乱现象显着时,同侪之间的传染力也很强。青少年自杀的理由未必是伤痛或挫折造成,往往都是忧郁症作祟,加上青少年不懂得求助或遭受忽略,才会做出自伤的行为。

冯燕说,儿童往往被视为家长的财产或附属品,所以才会发生家长携子自杀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忽略或是大人吵架时随口说的赌气话,都可能是儿童压力或不安的来源。

儿童是未来的主人翁,一旦受到创伤又不懂得抒发,就会对大人失去信任、对社会反感、独善其身等负面人格,比较无法了解爱、珍惜、热情和尊重,如果这样的儿童越来越多,长大后将致使社会冲突的增加,并影响台湾迈向“公民社会”的发展。

冯燕建议,与儿童相处并不难,家长只需要提供时间及耐心,少一点要求,多一点倾听。老师也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及机会,原谅比处罚更有效果。大众媒体也可以善用媒介的特性,引导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纾解压力的方法。──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世卫专家呼吁中国加强儿童保健
布希严词批评“痞子阿姆”的乖戾言词
油炸、高热量食物容易引发儿童过敏
考试症候群 中药、针灸可缓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