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傅国涌:如此修史靠得住吗?

傅国涌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1月12日讯】所谓“盛世修史”,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乐此不疲的一件事,为什么要耗费那么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官史、正史,说白了无非是按统治者的意志重新解释历史,古为今用,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也。据媒体报导,规模空前、前无古人的“清史纂修工程”已经启动,总字数将达3200万字,十年中将有数千名清史学者参与,修史经费就有6亿、9亿乃至几十亿等三种说法。

今年是甲申年,360年前也是一个甲申年,清兵入关,“留发不留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数不清的鲜血涂红了新主子的顶戴花翎,难以统计的人头和白骨垒起了大清二百多年的江山,青史未成灰,史实俱在,这一切本来都是清清楚楚的。然而经过6个甲子的轮回之后,2004年11月8日,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一副主任马大正对《新京报》记者这样说:“比如清兵入关,我们会站在17世纪40年代的立场,当时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治核心来领导,这个统一确实有好处,它随后导致的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可圈可点的。对于留头不留发等对待汉民族的政策,提到但不会去渲染,清朝的政策也是调整的。但是不论也不可能,比如写到史可法,我们可能更多肯定他的气节,而不过多强调他对明朝的忠心。”

原来一切无情的杀戮,难以数计的生命消失以及大规模的生产力破坏,都可以在“当时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治核心来领导”的神圣理由下找到历史的合理性,如此清史可想而知,有了这一神圣的理由,什么“留发不留头”也不重要了,反而要以“清朝的政策也是调整”为此辩护、解释。

这篇公开发表的访谈大概不仅是“第一副主任”个人的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清史编纂委员会”的倾向,清史专家戴逸是编委会主任,以前觉得他是个治学严谨的学者,以这样的基调编清史,不知他内心有怎样的想法?他真的认同这些重写历史的观点吗?正如有人已指出的那样,马大正的立场“与其说是‘站在17世纪40年代’,倒不如说是站在21世纪”。“站在17世纪40年代的立场”,我们看到的只有赤裸裸的屠杀、征服和掠夺,从1亿人口锐减到1400万,单是扬州就有80人惨遭杀害,史可法的抵抗体现的不仅是“对明朝的忠心”。这可不是“这个统一确实有好处”一语就能轻轻勾销得了的。难道正史永远都只是帝王权杖下的奴仆?是御用学者取悦朝廷、获取利益的手段?是装点“盛世”、显示王朝威仪的一种方式。如此修史,到底意欲何为?古人说,不信青史尽成灰,看来真正的历史还是要靠民间的记忆、民间的努力,马大正和“清史编纂委员会”是靠不住的。

(大纪元首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 傅国涌:“梅”落“苏”起哀中国
【专栏】傅国涌:遥想季鸾当年
傅国涌:为雷震造一个铜像
傅国涌:叶公超留下又能如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