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散人:断裂的时代

——中国城市的阶层描述(序及第一章的一部分)

五岳散人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5月15日讯】
‘?礼?p>  离开了“阶级”的概念后,对社会整体的论述开始出现了混乱。“阶级”的描述方式,是一种对立的描述,是对社会生活一种扁平的说法。而实际生活中,阶层是一种没有针锋相对意味的描述。

  阶层是一种很中性的说法,这样说的目的,其实是一种现实世界的缩影。阶级是革命的产物,非如此不能调动革命的积极性。而阶层取代阶级的目的,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化,即从革命的暴力转换到改良的温和。在利益结构上,大家发现其实没有多少一定要进行革命的因素,这个世界也是可以共存的。

  阶层之间的转换与变迁,也不象阶级那样的生硬。转换一个人的阶级属性,往往要经过暴力的手段与惨烈的争斗才可能实现,而转换一个人的阶层属性则要温和的多。虽然阶层与阶级都是描述社会、经济地位的用词,但阶层的更多的强调经济的作用,而阶级在经济的作用外,用政治划了一条鸿沟。

  但在这里,我个人不想对阶层的政治属性进行任何描述,这种描述也是我力不能及的。由于这些年社会生活的变迁,经济成为了衡量阶层的最重要的标准,所以我想描述的是中国目前城市中各阶层的生活。

  其实在用阶级分类失效后,中国正式走入了一个以阶层分类的社会。由于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固有的阶层被完全的打乱。尤其在近50年里,本来还在勉强维持的地主乡绅、新兴的企业家被建国后的历次运动所消灭,中国传统的阶层划分与新的阶层的兴起中断了。当然,这不是在说没有新的阶层兴起,而是社会自发形成的秩序被完全打乱,代之而起的,是政治意义上的阶层。而这种阶层是没有可供描述的余地的。

  自从20多年开始,中国的社会开始了新阶层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之短暂,以至于很难看出新兴阶层的特点与生活的模式。断裂的时代中,重新起步的已经不是当年的农庄主、老资产拥有者,而是一批新兴的资产拥有者。这些人在左右我们的社会,但我们很难知道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由于古代中国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而西彦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时间”。重新起步的阶层中,没有所谓的“老钱”,每个人的兜里,都是喀喀做响的新版人民币。所以没有什么贵族之类的阶层。钱也不是衡量阶层属性的唯一方式。我很难说自己的观察是正确的,所用的分类方式也是适当的,只能分别描述一些我所能知道的典型生活方式,在这个里面加以分类与评论。在这个激烈变动的社会,只能如此了。  
  
  第一章、 阶层的划分

  有一种方式叫做“两分法”,比如把人分成有钱、没钱两种。这种分类法确实比较清楚,就是没有一个得到大众认可的界限标准。多少钱算是富裕的?这根本无法得到一个大致都满意的结果。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们这里的社会结构不是枣核型,而是宝塔型结构。枣核型结构是比较容易描述的,因为庞大的中间队伍与外在的透明性保证了描述的准确性。宝塔形结构从外在上看等级分明,而内部有不为外部所知道的阶梯,这种结构很难被描述。

  在表面上看,一个家伙每天坐公交车上班,满身都是二级或者是国货精品,他的职业可能是政府一个部门的科长。在他的手里,可能每天批准的资金有几百万之多,而他晚上坐公交车可能只是为了到豪华酒店去吃晚饭。每年的年假,他可能向所有的同事宣称自己去了某著名的、正在减价促销的旅游线路,并且是用的打过很多折的机票,而实际是在国外渡完自己的假期。

  这就是描述中国城市阶层的难度:财富固然是衡量一个人的方式,但很多人不能用他们手里的钱去衡量他属于那个阶层。最明显的例子是我的一位朋友,他的家里装修得象个国外的中产阶级,但他不过是某个国营垄断行业的小头目。之所以可以装修的那麽好,是因为这个国营公司下属有建筑装饰公司,而这个下属公司的财务状况归这位朋友审核。当然,他是付了钱的,他付的钱可能正好可以购买那个昂贵的马桶。

  任何时候,听说一个人在城里著名的黄金地段拥有房产,都不要马上认定对方是有钱人。因为我们这里曾经实行的分房福利制度,那房产很可能是这么来的。同样,一个人开着一辆不错的车招摇过市,这车也可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关于中国城市中的阶层划分,要是从通行的标准出发,得到的就是一种毫无真实可言的假像。因为一切可以被观察到的东西,都可能不是真实生活的标准,我们这里是不按照那些标准生活的。所以,在财富这个最基本的衡量基础上,要加上无数的变数。除了政治的因素外,掌握的资源与所处的地位就是变数。这种变数的标准是特殊的车牌与出入场所的综合。

  我的一位朋友曾这么描述中国人的财富问题:某些人手里的人民币含金量比较高。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能就可以部分理解中国城市的阶层是怎么回事。

  中国的阶层基本可以划分为七个:上上层、上层、中层、中下层、高级下层、中级下层与底层。每个阶层其实都并不相交,界限的划分在于一种与其他阶层隔离的程度。上层之间与中层(不论是怎么样的中层)、中层与下层(高级下层也是下层),他们之间在生活中相互隔绝的地方就是阶层的分界线。

  相信在中国用房产与私车来做标准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而这两种东西是隔绝与“下等”阶层的最好的工具。所有的上层与中层的人士,至少应该拥有自己的住房与供私人使用的汽车。这里说的私人,是指除了以开车作为一种职业外,所能拥有使用权的意思。即使产权不是私人的,鉴于中国的状况,只要长期拥有使用权也可以归到这里面来。

  这种隔离是最显着的特征。即使高级下层在经济能力上可以经常乘坐计程车,他们依然不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隔离的。一个上层的朋友说过,他从来不觉得社会秩序有任何不好的地方。关于这一点他其实没有说错,在他出入的场合与场所,社会秩序非常的良好。即使是一个对社会关注更多的中下层成员,他的社会秩序感也是趋向于好的方面。

  但任何下层的人都可以说出对社会的担心,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是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冲突。中下阶层的人士虽然在生存的环境上说,比较接近下层社会。可是他们依然在某种程度上是隔绝与下层生活之外的。只要通过与下层隔绝的小区、汽车的玻璃窗,任何一个中层以上的人士都不会体验到其他阶层人士的感觉。

  上上层

  上上层的生活是其他阶层所想象不到的。

  上上阶层的形成分成两种形式。上面说过,中国没有贵族的传统,但建国的时候,有些被特意保存下来的旧日的特权人士,在历次的运动中没有完全消失。由于国家政策的关系,他们基本上是属于被供养的阶层,这是其一。另一种是当年高级官员的亲人,形成的新贵集团。如果在历次运动后还能够最终恢复当年的荣光,自然就形成了目前中国人数最少、能力最强的阶层。

  在经济开放后,这些特殊的阶层利用当年的关系迅速取得了经济上的利益。按照当时的法律,这些行为未必是合法的,现在这些已经积累起庞大财富的人已经成为了中国最低调的有钱人。

  低调是这些人士最显着的特点。我们都知道的一个经济学原理就是“越有钱就越有钱”,在最早期得到一个资金的积累,在一个市场刚刚开始发育的国家是一种什么意义是不用多说的。经过积累的阶段后,基本他们现在在幕后操作一些不那麽显眼的公司或者基金会。虽然在市井中可能流传着他们的名字,可是没有什么人可以真正说出他们在做什么。如果有人在说他们在做什么,基本是可以肯定是错的。

  那麽他们现在是怎么样?除了某些还在操作上不了正史的事业外,其他很多人成为了相当于“暗东”一样人物。比如他们的手里经常有些“控股公司”、“投资公司”之类的机构,为了合并或者拆分一些企业做准备。

  在他们的名单上,大量的资产是各种公司的股票、公司的股份、不动产等,而这些东西保证着他们不进入公众的视线中。这就是现在他们的生活,虽然完全脱离了公众的视线,却在不同的领域影响着公众的生活。
  
  上层

  上层是一个明星的群体。

  这里的明星指的不是娱乐界的明星,虽然娱乐明星中的佼佼者通过个人的努力而栖身于这个阶层,但这个阶层中的其他人士是不会把他们太当回事的。因为这些其他领域的明星不是在娱乐大众。这里可以看出另一种隔离的形式,就是从任何角度与大众隔离起来,甚至对于靠娱乐大众而取得经济地位的人,这个阶层也抱有怀疑的态度。只有这个娱乐行业的明星展现了其他方面——通俗的说就是商业能力的时候,这个阶层才会接纳他﹝她﹞。

  与国外的相同等级不同,这个阶层比国外的相同等级更具有开放性。这是他们的底色决定的。在这个阶层中,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上上层那种虽然短暂、但是实际存在的显赫背景,很多是从社会的底层中奋斗出来的。

  一个当年曾在国家收购羊绒的公司任科长的朋友说过:“当时那些人背着装羊绒的口袋住在最便宜的旅馆里,现在他们“宾士”都有好几辆了。”记得我曾问到,你现在如何?他沉默一会儿后说:“老样子。”

  所以,对于这个阶层应该讲究的品位与其他东西,这个阶层是根本不考虑的。只要通过做买卖可以得到足够的经济力量,就可以通过各种联宜俱乐部找到属于这个阶层的“组织”。这里可以顺便说一下,在象北京、上海之类的大城市中,高档会员制俱乐部就是为这样的人士预备的。这种俱乐部不对大众开放,基本上是一个小圈子的会所。

  与上上层相比,他们是勤于出镜的一群人。他们的出镜未必是为了个人的名声,在他们的眼里,出镜、接受采访是为了企业发展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看,他们很难接纳纯粹靠镜头吃饭的明星是可以理解的。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娱乐明星没有一个可以依托的企业也是原因之一。(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五岳散人:六月六日 曾发生过什么?
五岳散人:胖子都曾瘦过
五岳散人:说说我认为的幸福
五岳散人:错位的同情与正当的兔死狐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