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韩复航 限每周18航班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平宇、刘力仁╱台北报导〕中断长达十二年的台韩航线,昨天宣布复航。

但据了解,攸关韩方利益甚钜的延远权(第五航权 )以及货机班次问题,在台湾坚守国家利益情况下,迫使韩方最后一刻同意让步,航约中全部以无限期“留待后议”处理,航约主要处理客运部分。

延远权也称为第三国经营权,是装载乘客、邮件及货物飞往任何其他缔约国领域,与卸下来自该领域的乘客、邮件及货物的权利,不过班机的起点或终点必须于航空器登记国内,例如此次台韩航约的签定,限定于两国间的航线,韩国航空公司不能再从台北延远飞至其他国家。

外交部昨天宣布,台湾与大韩民国基于平等互惠原则,并为增进双方实质关系,由台湾驻韩代表李在方与韩国驻台代表黄龙植,在台北签署双边航空协定。

双方同意各可指定多家航空公司飞航台韩境内各点之客运航线,至于被视为黄金热线的台北│汉城航线,则限制每周十八班、座位数四千五百座。

不过,在货运部分,我方只同意每周两班,与韩方期待有明显落差,同时为保障我国航空业者利益,韩籍航空公司也不可自台湾载客后,再向香港、东南亚等其他航点延伸。

民航局长张国政说,近日将通知华航、长荣、立荣、华信、远东及复兴六家国籍航空公司提出营运申请,原则上会选定两家航空公司飞航此一定期航线。

这项谈判去年11月与今年6月曾两度在台北召开,都因互有坚持告吹。昨天双方展现诚意,上午在民航局松山机场二楼中控室内秘密完成,两国随即交换外交节略,航约即日起正式生效。

至于我国最关心的主权尊严问题,据了解,主谈代表是我民航局长张国政以及韩国民航局长,双方外交部从旁协助,达成台湾坚持的官方对等谈判模式。

航约以双方代表机构名义签订,即“驻韩国台北代表部与驻台北韩国代表部航空运输协定”,(Air Transportation Agreement Between the Taipei Mission in Korea and the Korean Mission in Taipei ),协定则是以签约方(The Parties )互相称呼,巧妙避开国名问题。

知情人士透露,谈判过程中,我公权力被充分保障,双方签约代表均由政府任命,因此就我方认知,就是“政府对政府”订约。

据指出,台韩航约谈判与签订的过程与原则,完全比照台美航约与台日航约等,与台湾关系密切的非邦交国航约模式,台湾对此认为可以接受。

复航 台韩关系温度计

记者王平宇╱特稿

台韩复航留下诸多“有待后议”的伏笔,将随台韩双边关系进展或倒退,决定这份航约将朝更符合两国利益发展,抑或只能“原地踏步”。

台韩复航延宕十二年,必须从一九九二年台韩断交之际说起,当时台湾深感受到韩方欺骗,在无比挫折的民气驱使下,政府坚持对韩强硬,要求韩方与台湾定期举行部长级会议,并将此条件与航约谈判绑在一起。

由于韩籍客货机来台后,还可向东南亚等地延伸航线,获取庞大利益,反之台湾客货机只能北延到威海卫,利益有限,因此复航谈判一直是韩国着急、台湾不急。

这次复航谈判得以顺利敲定,主要是谈判过程中,韩方充分接受台湾民航局与外交部官员参与,同时台湾也愿意比照与其他非邦交国订约模式,以官方代表、民间组织形式,预留转圜空间,也兼顾实质签约。

台湾为担心中国刺探,几次谈判都要求在台北举行,甚至为免韩方因中国压力退缩,直到签约前1日,外交部都坚称复航为时尚早,保密功夫到家。

就韩方而言,这次虽然完成复航,但充其量手中握着的只是一份“阳春航约”,韩籍班机从中获取的最大利益,只在未来不须再绕过台北飞航情报区,节省部分油耗。至于拥有大量新颖机队,可将票价大幅压低的韩籍客机,仍无用武之地。

相较于美国在亚洲的另一盟友日本,韩国虽与美国关系同样密切,对台政策上却难望美日项背,第一夫人吴淑珍2002年5月初的访韩计划,就因韩方畏惧中国压力告吹。

这次复航诚如一位外交官员所言,只是踏出双方善意的第一步,所留下的伏笔,却是未来台韩关系的温度计。

延远权隐藏的庞大商机利益,以及攸关韩国全球营运布局的诱因,能否换来台韩关系更趋紧密?考验的是韩国能否基于国家利益,在对台关系上做出适当安排。

复航 外交意义大于民航利益

记者刘力仁╱特稿

十二年前,南韩宣布与我断交与中国建交,由于韩方告知我方时间仅有一天,对台湾几近于羞辱,台湾在愤慨之际,宣布台北汉城断航。昨天宣布的复航,其实也是外交意义远大于民航意义的一起交易。

当年断航后,韩航无法飞越台北飞航情报区,必须绕道东南亚国家,油料成本大增,因此态度大变,亟欲与台湾谈判复航,但韩方每次与我磋商,总欲拉低谈判代表层级,并不承认台湾主权,要求台湾在签约文件上必须将“领土”改为“区域”,以至于谈判总是触礁,复航遥遥无期。

但因复航对韩方有利,在韩方“占便宜”情况下,台湾并无复航的急迫必要。至于这次为何突破,据悉,去年底,民进党政府为拿出外交绩效,拉抬总统大选选情,和韩方积极磋商,但韩方要求“全面复航”,民航局认为我们对韩方并没有延远权及货运业务需求,“仅开放航运业务”即可,双方意见分歧,没有结果。

总统大选后,面对国内政局纷乱,台韩复航又被民进党政府视为拉抬政情一帖良方,因此五二○之后,外交部可说拉着民航局的手,积极与韩方谈判,由于双方僵持多年,对于对方底线有所认知,韩方有民航业者施压,台湾则亟需外交绩效,因此双方互退一步,韩方接受仅航运恢复,台湾在名称及谈判层级也稍作让步,短短一个月,竟突破僵局,双方依行政程序向上签报,并于昨天完成签约。

民航业者认为,其实现在台韩包机业务灵活有弹性,并不逊于定期航线,但面对外交事务,民航事务何其渺小,除了配合政府政策,民航界也实在说不出其他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