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量减少及OPEC减产 近期油价走高

标签:

【大纪元1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二十日电)受原油库存量减少、及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计划减产影响,国际油价转强,近期走高到每桶 45 美元以上,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副主委叶明峰分析认为,短期内油价虽然走高,但 3月过后,春暖花开,油价应该会回软。

据经建会今天出刊的“国际经济情势周报”表示,1月10日到14日国际油价呈现上涨走势,每桶价格走高到 45 美元以上,最高一度冲破每桶 48 美元,分析造成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有气候、库存量减少、OPEC 计划减产、中东冲突不断等 4 大因素。

首先在气候因素,国际情势周报分析,欧洲方面,北海油田受到飓风侵袭,荷兰皇家壳牌石油等公司产能停滞,北海石油每日输出减少34.5万桶。美洲方面,气象预测显示,美国东北部气温将自1月14日开始转冷,导致对热燃油需求量大增。

其次是库存量减少,据美国能源署近期公布的石油库存量,意外显示原油库存量为 2 万 8880 万桶,创下自 2004 年 10 月 22 日以来最低库存水准。加上已连续数周每日原油进口量下降到 1000 万桶以下,因此,原油库存数量将持续下降。

另外,根据许多讯息透露 OPEC 组织在 1 月 30日的集会将讨论进一步减产。如果确定减产,将让进入用油高峰期的北半球面临更大问题。加上中东冲突问题不断:伊拉克将于 1 月 30 日举行大选,讯息显示大选前可能有恐怖组织进行破坏,而这将引发原油供应中断的疑虑。

经建会副主委叶明峰表示,短期内油价因为上述因素而拉升国际油价,但到目前为止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在今年 3 月过后,春暖花开气候好转及许多政治因素确定后,油价仍将会逐渐走软。

相关新闻
日本经常账盈余十七个月来首度减少
纽约油价重登四十八美元
担心供不应求  国际油价再度大涨
油价突破48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