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棋生:一次迟到的吊唁

江棋生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15日讯】在紫阳辞世21天之后,我终于去了富强胡同6号。

   2005年2月7日,农历甲申年小除夕,雪后不晴,天色沉阴。

  上午10时许,我和一位朋友及他13岁的女儿经灯市西街踏入窄窄的富强胡同,缓缓走向紫阳先生家。不用打问,但见一家廊沿下站立着两名武警,心想便是6号无疑了。不过走到近前,却见他们带着红箍,方知只是巡逻路过,在那里稍事逗留而已——如所估料,当局已经无意设卡拦阻了。

   和武警聊了几句后,我迳直上前摁下门铃,并向值班参谋报上真名实姓。稍后,红门洞开,五军太太来到门口,用哀戚低沉的语调招呼我们进去,并将我们带到紫阳书房之侧前。五军太太说,紫阳的灵堂就设在书房中。

   未几,随着五军太太,我们轻轻移步至书房门前,再轻轻跨入静穆、安肃的灵堂。近在咫尺的正前方,摆放着一帧彩色的紫阳大幅遗像,亲切祥慈,栩栩如生。五军太太轻轻言道,先向老人鞠个躬吧。我们三人遂排立成行,深深地三鞠躬。然后,是静静地站立,凝视着紫阳,悲咽情动。我心中念道,紫阳,我们来迟了!但是,我又马上对自己说,我们毕竟来了,来到了这位捍卫尊严、捍卫良知的老人家中,献上我们由衷的敬意,表达我们无尽的哀思。

   慢慢地,我把目光从紫阳的遗像上移开,落到西墙上高挂着的紫阳家人写的条幅上:   

能做您的儿女是我们今生的荣幸

   支持您的决定是我们不变的选择

  充满深情,彰显良知,说得多好啊!而且,它又是多么令人感奋:紫阳的儿女们是好样的,他们和紫阳一样,不畏强权,捍卫尊严!
   书房的西墙上,还高悬着鲍彤先生亲笔手书的四个大字:

   紫阳千古

  1月17日,鲍先生的亲人将其送达紫阳家中。我闻知,在紫阳儿女的坚决要求下,当局不得不于1月28日晚上松了口,答应让鲍先生出席紫阳的遗体告别仪式。然而,事到临头当局又玩开了把戏,在1月29日凌晨派警察将鲍先生拉到北京医院,在那里匆匆向紫阳遗体作了令人心痛和心愤的告别!

   和紫阳一样,多年来,鲍先生义无反顾地追求自由、捍卫人权。我十分敬重鲍彤先生——他告别了中共,更告别了专制。有些人告别了中共,但并没有告别专制。在这里,我想对他们说:见贤思齐,犹未为晚。

   五军太太告诉我们,书房完全保持着原样。她说,在被软禁的15年中,老人的绝大部分时光是在这间书房中度过的。我听得出来,她的话中带着悲情,带着哀痛,也带着些许慰藉。我细细环视这间给紫阳和他家人留下温馨的书房。我见到了紫阳和孙儿辈的合影照,见到了幽禁中忠实陪伴他的可爱小狗的彩照,见到了因老人长期吸氧而在靠背上留下斑斑印痕的紫阳座椅。这时,我的脑海中呈现出紫阳和宗凤鸣先生促膝而坐、倾心晤谈的情景:

   宗老说,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绝不是西方的专利品,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应为人类所共享。

   紫阳回应说,中国需要有个启蒙运动,以树立新观念,迎接人类新纪元。

   随后,五军太太告诉我们,在生命的最后15年中,老人从未特意去照什么相;灵堂里的这幅遗像是由子女在家中的院子里给他照的。
  在我朋友的提议下,我们和五军太太在紫阳遗像前合了影。接着,我们来到留言簿前。

   不知道这已经是第几本了。我稍稍往前翻看,见到了天安门母亲留下的签名。昨天上午,她们派代表送来了花篮和悼文。我还见到了人权活动人士胡佳、李海、王国齐的签名,见到了六四伤残者齐志勇的签名。

   伫立片刻,我提起笔来,在新的一页上写下了16个字:

   紫阳精神辉耀星空
   紫阳风范永垂史册

  然后,我把自己的《悲情悼紫阳》交给五军太太,她则回送了张五常先生的文章——《悼紫阳》。

   步出灵堂,面对内院,紫阳夫人梁伯琪女士近在咫尺。不幸的是, 她双目失明,重病缠身。我唯有,唯有默默地祝愿。

   五军太太送我们出门时,我们见到了不少忙碌着的当兵的人。她感慨地说,这些小战士对老人都挺好。我点头说,肯定的。来到6号院门的廊沿下,我们和五军太太辞别,再次踏上了窄窄的富强胡同。

   这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胡同。走在这条胡同里,我在想,6号院里的小战士们对老人好,这条胡同里的普通人对老人好,而在这条胡同之外,又有多少人对老人好啊!1月17日,田纪云先生在第一时间赶往北京医院与紫阳遗体告别,又马上派人将花圈送到紫阳家中,花圈缎带上写着:

   中国人民最忠诚的伟大儿子赵紫阳永垂不朽

   1月17日上午,前中宣部长朱厚泽先生赶去紫阳家吊唁,并在几天后出席的一次研讨会上,悲愤地提出动议、并促成与会者全体起立,为紫阳默哀3分钟。1月23日,前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先生冲破不准就紫阳逝世一事接受媒体采访的禁令,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上高度评价和追思紫阳先生。

   1月17日,当局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大范围软禁,丁子霖老师无法前往富强胡同6号。然而,其他天安门母亲相继突破阻挠,到紫阳家中进行了吊唁。她(他)们是张先玲、袁可志、赵廷杰、郭丽英、徐玨等。在他们先后被软禁而不能去八宝山时,又有别的天安门母亲拿到了入场券,沉痛而悲愤地向紫阳遗体作了告别。

   1月19日,浦志强律师和朋友们抬着大花圈进了紫阳家。当浦律师随后被当局找去“谈话”并于1月27日遭软禁后,八九一代的其他人去了八宝山。他们是:郑旭光、赵晖、薛、华新远、王俊秀等。

   1月17日至1月31日,我被软禁了14天。1月21日至1月31日,章虹被软禁了10天。但是,首师大的邻居们去了紫阳家,去了八宝山。  …………

  我在想:
  历史,不是新华社写的。
  历史,是由有良知的中国人写的。
  
   2005年2月9日,农历乙酉年正月初一
           于北京家中

《网路文摘》,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吴仁华﹕从赵紫阳之死看中共的残暴制度
当前民主人士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刘宾雁:江泽民怎样改变了中国
【专访】索罗斯事件:中共倒赵久蓄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