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摆脱赤脚仙 中医将加入评鉴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台湾为提升中医医疗品质,明年起,一百零三家中医院与医院附设中医部必须进行医院评鉴。卫生署初步规划,依住院、中西医会诊、门诊、专科等标准,分为二到三级评鉴,并希望进一步带动中医专科发展。未来民众至中医院就诊时,可认清评鉴合格证书,确保就医安全。

长久以来,卫生署只办理西医评鉴,而去年4月“医疗法”修正后,规定“中央机关应办理医院评鉴”,换句话说,所有医院都必须评鉴,给予中医评鉴法源。卫生署将在今年完成法规作业,明年正式实施。

根据卫生署统计,目前全国有三十六家中医院与六十七家医院附设中医部门,都必须接受医院评鉴,至于二千八百余家的中医诊所,仅须由地方卫生局督导、考核即可,并不须评鉴。事实上,卫生署去年就以访查名义,评鉴三十三家中医院与医院附设中医部门,结果有二十三家合格,包括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林口与高雄长庚中医部、奇美医院中医部、高雄市立中医医院等;中医院方面则有天心中医医院、光华中医医院、天德堂中医综合医院等。

卫生署官员表示,未来中医评鉴除与西医相同,在医院名称、病房设施、空间规划等有所要求,也会参考访查标准,并将分科、会诊纳入,希望中医院层级以上者能有内、儿、妇、伤、针灸等五个基本科别,也能与西医一同会诊病人。

卫生署初步将中医院与医院附设中医部分三级评鉴,第一级为有住院、会诊与分科,第二级为无住院、有会诊与分科,第三级为无住院、无会诊、有分科者,不过,也不排除直接分为中医院与医院附设中医部。

卫生署说,中医评鉴后,不仅可提升医疗品质,保障民众就医权益,医院也可依此向卫生单位申请各项补助与计划,而这些通过评鉴的医院也将负起教学的责任,来培训通过特考的中医师。

中医院评鉴 中医界支持

〔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中医从明年起开始实施医院评鉴,中医界持正面看法,认为有助中医未来发展。不过,由于现在中医大都只做门诊,中医师认为,既然要把住院纳入评鉴,政府就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将住院纳入健保给付,不光只给付门诊。

高雄长庚医院中医部主任黄升腾表示,目前中医住院并未纳入健保给付,病人住院还要自掏腰包,但以现在全民健保养成的就医行为模式下,病患不可能会选择中医住院诊疗。

黄升腾说,事实上,高雄长庚目前并没有中医病床,日前已向高雄县卫生局申请设置二十张病床,而林口长庚也积极办理中。全昌堂传统中医院院长徐慧茵也坦承,该医院的十张病床,从来没有病人住过,如果中医院有心做好住院服务,但政府没有大力支持也是枉然。

黄升腾指出,过去中医师被认为“赤脚仙”,中医被当成传统、不科学的,透过评鉴的建立,他相信不仅可以带动中医科学化,对中医未来整体发展也有正面的助益;徐慧茵认为评鉴之后,医院的医疗设施不得不改善,让整体的就医环境更好,保障病患权益。

至于卫生署希望透过评鉴制度,让中医走向专科化,至少在中医院层级以上者能有内、儿、妇、伤、针灸等五个基本科别。黄升腾强调,“分科是未来中医必走的路”,以目前高雄长庚也只有内、伤与针灸科,但如果以后有充足的人力,会慢慢分出去,不过,还需要考量民众的就医习惯,若分科了又没有病人来源,恐怕无法好好落实。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