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李金龙 把农渔民当菩萨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杨雅民╱特稿

台湾行政院内阁团队中,有一位每当难测的风灾、雨灾降临时,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内看到他顶着风、冒着雨,现身在灾害发生的田间、山巅或海边,这位阁员正是农委会主委李金龙。

三十六年次的李金龙,是宜兰的渔家子弟,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栽进农业界打滚三十余年,九十一年11月23日,十二万名淳朴的农渔民走上街头,反扁政府以激烈的金改手段整顿农渔会信用部,前主委范振宗黯然下台,李金龙在火线上衔命接任农委会主委。

李金龙初上任时最棘手的第一关考验,正是面临兑现十二万农渔民上街头诉求的农业金融独立的政治支票。由于在野党和执政党对于农业金融法意见分歧,李金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居间协调,终让农业金融法拍板定案三读通过,属于农渔民的全国农业金库,经过十个多月的筹备,也顺利在今年5月挂牌营业,让他心中的大石头终可放下。

第二关面临的考验则是如何带领台湾农业迎战加入WTO后,进口农产品大举登台冲击。

李金龙说,台湾稻农人口高占全台农民人口二分之一,一旦台湾米价受到进口米侵蚀而崩盘,台湾农业就垮了一半,三十万稻农生计将危矣,稳住台湾农业,要先稳住稻农命运。

于是上任第一个月,就无畏美国、澳洲和泰国的控诉、施压,坚持向WTO通报将台湾稻米进口模式由限量进口转换为关税配额模式,成功将进口米的冲击幅度维持在每年十四万四千七百二十公吨。

前年米价一度溜滑梯,稻农怨声载道,凡事先找答案的他心想,惟有将跌落至成本价以下的稻谷全部收购,方能阻断中间粮商操纵米价的空间,而推动余粮收购措施,该措施实施至今一年多来,已未再出现谷贱伤农的讯息,多的是米价高涨的讯息。

李金龙上任后则首创全国冠军米、冠军茶和冠军莲雾竞赛和竞卖,并善用生物科技,将过去被视为无用的鱼鳞和海藻,变身为高价的保养品,不仅活化了农产品行销模式,更颠覆了农业是传统产业的思维。

陪着农渔民挺过一关又一关,以为可以松口气,没想到今年3月中国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后,又大张旗鼓的以开放台湾十三项水果零关税登陆的诱因,向台湾憨厚的农民招手。

捍卫农民权益,李金龙再度站上火线,动员全台各地的农业改良场,密集办理台湾农产品外销中国政策宣导会,向农民解析中国是台湾农产品外销的目标市场之一,并非唯一与最大的市场,破解中国统战伎俩。

“外患”暂解,突然的六一二豪雨和强台海棠,又把鱼塭给淹没了、果园给吹垮了,李金龙顾不得风大雨大,赶紧又冲到农业灾害现场,顶着风、湿着裤管,实地倾听农渔民的声音、掌握灾情。

这些看在别人眼中跋山涉水的苦差事,李金龙却乐在其中。

一辈子学农、做农的他常说,“我心中有一座菩萨,这座菩萨就是农渔民,我要好好伺候他”。

他并时时以身作则提醒农委会同仁,农委会同仁的工作地点应该是在田间、山巅或海边,而不是冷气房,风和日丽的时候,农渔民并不需要我们锦上添花,农渔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刻,正是有风有雨的时候。他并以香港和新加坡为例,香港和新加坡没农业,哪来的农业部,台湾有农委会是因为农渔民而存在,没有农渔民,农委会早就被行政革新给“精简”掉了。

他勉励同仁要以竞选的心情服务农渔民,因为竞选时对选民最客气,服务可不是嘴巴说说而已,得从电话礼仪做起,包括接电话电话铃声不得超过三声,并得耐心回答农渔民问题。

他并不定时透过机要假扮农渔民进行电话抽查,甚至会故意拨电话至不相干的国际处问鸡鸭的问题,再到管鸡鸭的畜牧处乱问稻米、农损补助的问题,测试同仁的反应能力。

李金龙要求同仁工作要有效率,包括所有的会议纪录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台北之外的附属机关,则可宽限到四十八小时内完成,他说“一个机关若欠缺组织效率,会延宕许多业务”。

农委会业务林林总总很复杂,从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中游的无所不包,实非农业门外汉足以承担,过去农委会就创下六年撤换六个主委的纪录,有的为口蹄疫处理不当下台、有的则为农渔会信用部整顿不力下台。

李金龙上任至今,一晃眼已达二年八个月,成功粉碎了农委会多年来挥之不去的“短寿主委”魔咒,有这样的成绩,李金龙靠的绝对不是口水与激情,而是一次次达成火线任务、化险为夷的能耐和真本事。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