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重电力短缺 应调整产业结构

标签:

【大纪元7月9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采访报导)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来临,去年袭击中国南方的电荒今年又卷土重来。华东的上海、浙江和江苏的电力供应尤为紧张。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日前报导说,仅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已经有24个省市拉闸限电,比去年多了两个省。有关人士预测,2005年将成为中国近20年来电力供应最为紧张的一年。华东地区今年最高电力供应缺口可达1700万千瓦,占今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的近7成。

上海市的居民华先生说,从7月1日起,上海已连续多日发布黑色高温气象预警,最高气温徘徊在摄氏38℃左右,大部分居民都已经开始使用空调,但上海市并没有限制用电。

华先生:我们今年这个还可以吧,也不感到这个紧张啰,这个民用的电这个是可以的。

记者:你们家用空调的话按照正常的电价?

华先生:对对对。

记者:喔,并没有加钱喔?

华先生:没有没有,没有加钱。

记者:喔,你们浦东市民现在就是夏季高温的时候一般都用空调吗?

华先生:用的,这两天热,空调用的。

记者:嗯,可能是民用电他保证,工业用电他可能错开或者…。

华先生:对对对,对的。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说,今年中国电力供应形势严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由于今年夏季以来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居民生活用电和防暑降温用电大幅上升;二、重点产煤省加大煤矿安全整顿力度,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煤矿被关闭或停产整顿,电煤产量受到很大影响;三、各地区高耗能产业上马的速度远远超过预期。

胡星斗教授还指出,从深层次看,造成中国供电紧张的根本原因与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

胡星斗:我们这个现在一些钢铁、水泥,高能耗电这样的一些领域,这样子消耗了我们中华主要的电力和能源,具体的做法呢那当然就是说要重视技术革新,要中国不断的产业升级来更新这样的一些陈旧的设备,就是我们在很多领域的这个设备都是高耗能的、高耗电的、高耗水的,我们每生产一顿钢,所消耗的水是发达国家的十多倍,耗电也是发达国家的平均好几倍。

胡星斗教授说,2004年,中国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GDP总量的4%。但中国这4%的GDP却消耗了世界10%的电力,这说明中国正在走一条高耗能的经济发展之路。

胡星斗:像过去地方政府的那一种政迹制度,都是讲究一种短期的效益,而技术、科技方面的投入却是长期才能见效的,就致使很多企业和地方领导人他是有钱,但他不会投入到技改这样的一些方面来。

胡星斗教授说,目前中国高能耗企业数量众多,而且很多国有企业不愿意投资进行技术改造。

胡星斗:这么多的能源消耗,就说明我们的大量的设备非常陈旧,这个生产工艺极其落后,长期不重视技术改造,这也是过去很多国营企业把用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的经费都挪做他用,都用在了购买小型车、建造楼堂馆所这样的一些领域。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中国政府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增长方式转变,这是解决中国电力供应紧张问题的最好办法。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玖哲情歌示爱 林志玲被要求“爱的抱抱”
亚洲经济简讯
何美玥:电价调整目的在鼓励节约能源
印度水灾据说来自西藏湖水决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