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议员学者:回归近十年 民主仍有待努力

【大纪元12月3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幸嫚香港三十一日电)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已近十年,尽管中国一再誓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但在今天台湾与香港首次举行的“台港两岸民主发展新挑战”视讯会议上,多位香港立法会议员及学者都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民主进程仍有待努力。

在这场视讯会议上,首先由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钊燮及香港立法会议员李柱铭分别致词。

吴钊燮表示,这次视讯会议是两地经验交流平台的起点,希望打开两岸由对立到协商的途径。

李柱铭针对香港回归近十年来的民主发展前瞻发表看法,指出“一国两制”是否成功要看谁来管治香港,而香港一天没有民主,就无法真正落实“一国两制”。

他认为香港短期内的民主发展前景黯淡,二零一零年香港仍未知能否普选行政长官;不过,长远来讲,他对香港民主进程仍抱持乐观态度,因为民主认同是真正的世界潮流,中国要与世界看齐,必须走民主道路,不能只给香港经济,而不给予民主。

香港前立法会议员、现任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主席司徒华表示,香港回归近十年,未来本地的民主运动面对的挑战仍是“反倒退”,唯有不“倒退”,让既有的自由、人权、法治得到维护,民主才会发展。

本身是执业大律师的香港立法会议员吴霭仪表示,过去九年多来,香港法治每天都受到挑战,虽然法治仍有很大公信力,但北京政府对法官施加的压力愈来愈大,例如回归后基本法再三释法,是损害香港法治。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兼民主发展网络学者戴耀廷表示,回归后香港的终审法院不再以非常强烈的手法保障人权,大部分采用中道的方法去平衡香港法治体制的完整、香港的高度自治和保障港人的基本权利这三个宪政考虑。

至于对回归后传媒及新闻自由的看法,前香港“南华早报”副总编辑、中国事务评论员林和立指出,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二十四家媒体的公信力跌至历史新低。他认为,主因与北京或明或暗的干预有关。

他并说,一九九七年后,香港几家一向形象中立的媒体都已转为“亲中”。

他认为,北京在港澳问题上要求团结、不出乱子,更不能让特区沦为外国“反华势力”的基地,这些都使得北京不可能放宽对香港传媒的监控,而目前香港的经济愈来愈依赖大陆,捍卫言论自由的香港新闻工作者要向北京或本地靠拢北京的财团说不,需要极大勇气。

这次视讯会议是由台北中华港澳之友协会与香港民主发展网络共同举办,目的在让两地官员及学者等就两地的民主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交换经验和看法。

李柱铭:港民主短期黯淡长远乐观//中央社

相关新闻
香港禁烟条例今天午夜生效
美国民主党元月掌国会优势 伊拉克与反恐为重点
港府指中国曾爆猪高热病但未通报香港
美国期中选举最终结果揭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