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即将消失的地平线之二 寡妇村变外籍配偶村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淑芬高雄四日电)过去的红毛港有百分之九十的家户都依赖渔捞为生,壮男出海捕鱼,渔妇补破网与清洁船只,简朴的生活模式,养成所有红毛港人纯朴、坚毅的性格。以讨海为生,船难成了生命终结常见悲剧,早期的红毛港有“寡妇村”之称;现在的红毛港反成了“外籍配偶村”。

过去政府迁村政策摇摆不定,“禁建”四十年,渔民不满“三代同床”的生活窘境,屡屡连袂到市府抗议,他们所展现强悍、敢冲的性格,正是他们与海搏斗形塑而成,为了守护家园,近二十年来,红毛港居民的抗争不下百次,每次的“悍”卫方式,总令政府头疼。

即便是欧巴桑捍卫家园的方式也令人称奇,她们敢站上谈判桌,也敢掀桌走人,这些从生活逆境中求生存的渔村民妇,虽多已垂垂老矣,不过她们形塑出的刚毅性格,仍是子孙后代心目中最坚韧的一代。

不少年轻守寡的渔妇靠着为人补渔网、清洁渔船养育子女,无非是在接续家族讨海的香火,希望世世代代都能让“乌金”滚滚财富再成传家致富之道。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逐渐排斥与大海搏斗的生活,他们也喜欢到都会去寻找机会,过着都会人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于是红毛港渔村举目仅剩灰黑的建筑,银发、高龄化的人口,巷弄之间偶尔传出稚龄儿童追逐的嬉戏声,渔村显得死气沈沈,只有台电大林厂高耸的烟囟与之为伍。

居住在灰黑的渔村中,年轻人期待到都市找寻彩色的人生,高雄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所所长李亿勋教授,是红毛港杰出的子弟典范,他不愿讨海维生,念书成了他寄望走出红毛港的唯一管道。

尚留在红毛港封闭的社群中,一些为延续红毛港渔捞为业的少年仔成了“外籍配偶”需求的大宗,这些落籍于红毛港的外籍配偶,慢慢融入渔村生活,操着简单的国语、台语与人交流,为抚育红毛港的下一代过着辛苦的日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