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普通居民想了解华裔居民什么特点﹖

人气 3
标签: ,

【大纪元3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世桑新泽西报导)2月27日星期一晚上,在新州北部城镇Livingston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活动室,镇上具有悠久历史的社区团体之一—历史学会(Historical Society)邀请吴启政(Chi-Cheng Wu)和谢秋(Rebecca Wu)夫妇,利用大家每月一次的联谊机会,做有关中国文化以及传统介绍的讲座。大家因为参观镇上华裔文化日(LCCD)展览桌前的相识而结缘。与会的近50位听众有的是来自学会会员,也有的是从地区报刊的资讯栏闻讯赶来,大家说因为镇上日益增加的华裔居民现状,而让他们认为有必要借此机会了解一些中华文化及其传统特点,以便根据自己了解到的片言只语或者身边看到的现象,从讲员那里求得一些答案。

学会负责人Finch女士(左一)和Shumsky女士(右一)同吴先生夫妇合影留念。


  有华裔立石教会长老讲道经验也是化学博士的吴先生,向大家展示中文对联,分发中文日历,赠送利是糖币,介绍农历12生俏故事,还介绍了迎接中国新年一天里的习俗等,很多内容让已经是花甲银发的西人听众从中引发出各种深思。例如,那个贴在门前为了驱“年”赶“鬼”以求得来年平安而制作的“过年”用品—红色的中国对联,竟然同历史经典<圣经>里提到的从前人们为保障平安而为的“逾越节”习俗—-在门框上涂抹鲜血,看上去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一些中国字的象形意义,给人们带来联想<圣经>故事感叹,例如“义”字由“羊”领头加上“我”字,带出奉献牺牲故事﹔“船”字来自“木舟”加上“八口人”,引出诺亚方舟的联想,等等。一些有学问的听众,还在讲座结束之后的继续交谈中讨论更多的话题,例如他们对犹太文与中文之阅读习惯有一些相似之处感到吃惊﹕由上到下看句“点头称是”,从左至右翻页“摇头说不”,认为这实在是再有趣不过和值得探索之事。

  在谈到镇上华裔居民的现状,如因为学区有很好的教学体系和教育传统,从而吸引很多华裔居民远道迁入,目前已经超过2000多人口,等等,。听众们话题众多,争先恐后,不停地向吴先生咨询答疑,大家在共同探讨,互相补充和完善理解之基础上,逐步明白了很多问题。例如其中对于华裔参与和投入社区事务不多这个问题,大家分析主要原因之一是语言障碍,没法像印度裔或者菲律宾裔居民那样自如地同社区交流﹔中国人生性好静的特点﹔不了解社区历史以及入乡习俗﹔以及关门在家投入太多时间在子女教育上,等等。

  另外,人们还明白了中国人家庭重视教育的根本,如因为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之影响,来到美国后依然如故。当大家知道吴先生的子女都是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毕业生时,一致称道华裔家庭之责任心强,尊老爱幼和尊师爱教等优良传统。同时大家也明白了华裔在美国数学和科学方面很有成就的原因,即因为语言的问题以及从小长在特殊的教育环境,留学生赴美选学自然科技多一些,尽管这样,他们的下一代不仅大多数学有所成,而且选择社科的也不少,这个鼓励下一代上进的现象,同从前欧洲移民前辈传到后代人身上的传统是一致的。只是当今科技年代的变化,目前中西社会有些青少年正在向相反方向发展,大家对这样的趋势感到担忧,如家庭观念淡漠,孩子管教无章法,社会责任感不够等。

  还要其它问题,如大家称道目前华裔商家的发展,餐馆和超市就在居住城镇附近,不像从前人们要去中国城才能享受和买到东西﹔大家还称道华裔食物方面的营养习惯,太极拳和医疗针灸的奇妙,绘画和书法艺术盖章签名的意义,衣物,装饰和玉石,中文学习与电脑结合带来的方便等﹔也有的人还对中国大陆每个家庭“一胎化”国策,学校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能否保障培养人才等表示出担心。

  参加活动的听众由于时间的限制,这才在大家依依不舍和意犹未竟的遗憾之中结束。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旅客来台否有变数  观光局不揣测
中开放赴台办法时程生变  台陆委会:愿协助
3月10日纽约【社区看板】
德克萨斯州沙漠社区吸引孤独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