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北县府寻求企业赞助 让生活环境公共艺术化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8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十四日电)公共艺术攸关市容景观、优质环境,及居民生活品质,但必须兼顾“公共”与“艺术”两者之平衡。台北县府文化局推动公共艺术,也扩大企业参与,希望比照台北市木栅线捷运高架桥柱“下班的鱼儿”,以及北市仁爱路原财神酒店外墙“隆河上的星夜”,寻求企业的募捐赞助。

台北县府本应作为公共艺术的表率,但不是所有的公共艺术都为民众所接受。文化局长朱惠良表示,台北市建成国中、抚顺公园、国道五号关庙服务圈、内湖区大湖公园等案例,都是很好的公共艺术与民众互动的案例,可以作为台北县府借镜。

走进国道五号关庙服务圈的厕所,可以看见磁砖上的人像,一个个都是“凤梨人”或“麦草人”,相当逗趣。这些是艺术创作者范姜明道结合民众的参与,以及地方产业凤梨融合为公共艺术。

艺术家黄致阳则以民众以冰店水袋驱赶蚊蝇的景象,发想为大湖公园内创作千个祈福水袋,邀民众一起参加创作。朱惠良推崇这些公共艺术案例,是由民众和艺术家一起发想,汇集创意而完成之作品。

她说,生动地展现出公共艺术的教育性、启发性、趣味性与在地故事性。经过民众积极参与互动之过程,公共艺术才能“深化”与“活化”居民生活,成功地融为一体。

不过,许多建筑物的公共艺术,是“为设立而设立”,副县长陈威仁就以县府大楼设置赖纯纯的作品“北县启示录”为例指出,县府想要更换却遭艺术家反对,必须依照规定放置五年。

他说,“形同被艺术家绑架,每天要看同一件作品。难道要看一辈子?实在很可怜。”这样失了当初设置公共艺术的美意。

公共艺术也不一定要设置雕塑,也可考虑以文化艺术活动方式办理。县府原有的公共艺术“凤凰日晷”等,民众参与度不够,县府文化局希望透过活动,活化公共艺术走入民众的生活。

日前,县府秘书室在一楼大厅设置艺术区,提供民众歇脚与欣赏艺术,但过程中,完全摒除文化局参与。朱惠良说“我完全未被告知”,造成完工后展区成果见仁见智,甚至有人认为破坏其余公共艺术创作。

实际上,包括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的“彩云呈祥”等,都是优良的公共艺术案例,县长周锡玮计划未来每个重大建设都应提拨部分金额,作为公共艺术基金,请学者专家参与审查,研究适当设置地点、作品。

目前,仅有台北市、高雄市、彰化县设置有公共艺术基金。文化局表示,已完成之公共艺术民众也都是被动参与,未来将主动邀请民众与艺术家多元互动,同时将同步办理公共艺术研习营、专业人员训练、民众研习与导览等公共艺术教育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