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生:2006年维权运动的情况和问题

魏京生

标签: ,

【大纪元1月19日讯】现在到了2007年的新年。按习惯应该和大家一起总结一下2006年一年的事情。在这一年里发生了不少的事情,国际国内林林总总。对于每一个不同的人来说也有决定他个人命运的大事儿,而且因人而异,不完全相同。对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命运来说,哪些是大事儿呢?我看有两件事特别要值得注意:一件是维权运动轰轰烈烈发展;另一件就是胡锦涛集团对内对外政策转趋强硬,显得焦急不安、没有耐心。 今天,我们先谈谈维权运动轰轰烈烈发展的情况和问题。

几年来,维权运动作为为老百姓争夺切身利益和权利的运动逐渐为普遍民众所接受,又因为它是把共产党自己宣称的普法运动落到了实处,是指导和帮助普通百姓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权益,所以效果也十分明显,这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主要原因。可以说维权运动一方面是中国社会走向民主化、法制化的基础性运动,另一方面又是百姓们切身利害关系所必需的,所以运动很快就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很快就深入人心了。中共的贪官污吏集团虽然恨得咬牙切齿,但也很难从法律上找到漏洞。一找就是违反四项基本原则之类名不正言不顺,不得人心。只能制定一个违法的政策,以一党专政的名义来惩治维权运动,中共也正是这样做的。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共以颠覆罪或煽动颠覆罪的名义逮捕和关押了很多维权律师和维权活动家,这成了官方反维权运动的主旋律,是十足的流氓手法。反正也没有脸面了,干脆就拉下脸来不要脸了,没皮没脸才能公然地执法犯法!

由于维权运动深得民心,虽然这里边无利可图,甚至有时还要贴钱去帮助那些穷困无助的被害人,但是这里边确实有名可得。既会有人抱着沽名钓誉目的加入进来,也会使一些本来纯洁的人产生名利心。在正常环境中名利心不是什么坏事儿。但维权运动的环境本来就不正常,面临着统治阶级随时随地可能发动的打击。名利心太重就可能给维权运动和自身带来危害。

去年以来,维权运动在西方媒体上被炒得很热,就不是什么好兆头。结果就发展到少数维权律师为了出国访问和在媒体面前曝光而把手头的重大案件置之不顾,导致委托人和案件受损。维权运动本身也受到伤害,蒙受到损失。

这种浮躁心态的另一面往往就是脆弱。一旦形势不像他们估计的那么乐观,遭受到了意外打击的时候就沮丧、就没有信心,甚至放弃了原有的立场去附和官方的立场。更有甚者为了躲避打击,保护自己,不惜去肉麻地吹捧压迫者,给那些在官方压力下坚持帮助百姓的维权同道们做了个极坏的榜样,同时也打击了群众对维权运动的信任。有利于压迫者而不利于被压迫的百姓。这种‘软骨症’和历次运动中的‘软骨症’一样,起源于浮躁的心态和个人主义的名利心。是特务机关最喜欢利用的弱点,也是群众群动很难避免的弱点。

维权运动的朋友们不要对当事人过于刻薄,但应该互相告诫避免走到过激的岔路上去,保持维权运动的正确方向就是依法维权而不过分依赖媒体炒作。内外有别,把国际呼救和营救的工作留给海外的民运和NGO去做,减少国内朋友的风险,提高国内外各自的工作效率。在维权运动面临镇压的形式面前会产生另外一个方向性的错误,这就是现在有人大喊大叫的‘非政治化’。维权运动并不是一场政治运动,这一点显而易见,但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有什么和官方对抗的运动能躲得过政治?能非政治化呢?维权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帮助老百姓从官方或者官方人物那里虎口夺食。不是有这种硬官司还要维权运动干吗?非政治化就是取消维权运动或者是维权运动的自我否定、是懦夫心态的表现。为什么不敢提民主、自由、人权呢?

维权运动的本质就是逼迫中共实践它许下的诺言:民主、自由、人权的诺言,要想完全不得罪官方就没有什么维权运动了。希望朋友们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要忽左忽右地偏离正确的方向。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孤山:从两个人的经历看中共政法系统
爱尔兰人权组织会见王黎庄等上海维权人士
武汉花楼人民的呼声:就地还建!
公安骚扰亲属称将重判郭飞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