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散文

【古文观止】清 曾国藩:致沅弟书

沅弟左右:鄂督五福堂有回禄之灾,幸人口无恙,上房无恙,受惊已不小矣。其屋系板壁纸糊,本易招火。凡遇此等事,只可说打杂人役失火,固不可疑会匪之毒谋,尤不可怪仇家之奸细。若大惊小怪,胡想乱猜,生出多少枝叶,仇家转得传播以为快。惟有处之泰然,行所无事。申甫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星冈公所谓“有福之人善退财”,真处逆境者之良法也。

弟求兄随时训示申儆;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辞,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尚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弟若欲自儆惕,似可学阿兄丁戊二年之悔,然后痛下鍼砭(音:真边),必有大进。立达二字,吾于己未年,曾写于弟之手卷中。弟亦刻刻思自立自强。但于能达处,尚欠体验;于不怨尤处,尚难强制。吾信中言皆随时指点,劝弟强制也。赵广汉本汉之贤臣,因星变而劾魏相,后乃身当其灾,可为殷鉴。默存一悔字,无事不可挽回也。(同治六年正月初三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左右:书札中常用的称谓敬辞,不直言对方本人,而称其侍者,以示尊敬。

回禄之灾:火灾。回禄,火神。

儆:通“警”,警告。

得力:得到助力。

丁巳:公元1857年,咸丰7年。

戊午:公元1858年,咸丰8年。

奏疏:古代臣子向君王进奏的章疏。

公牍:公文。

鍼砭:一种以石针刺经脉穴道的治病方法;比喻规劝过失。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曾任守京兆尹、颍川郡太守、京兆尹,是中国古代十大清官之一。

劾魏相:赵广汉因办案得罪了当朝丞相魏相和司直萧望之,二人列举了赵广汉的一系列“罪行”,广汉因此被腰斩。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清朝时期的文学家、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中兴名臣”之一。

在文学方面,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发展,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著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写过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家书,为后世所关注。他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1.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5.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9.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10.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1.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12.夜不出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