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清 多尔衮:致史可法书

多尔衮
font print 人气: 49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8日讯】 予向在沈阳,即知燕京物望,咸推司马。及入关破贼,得与都人士相接,识介弟于清班;曾托其手泐(音:乐)平安,拳致衷曲,未审以何时得达。

比闻道路纷纷,多谓金陵有自立者。夫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之义: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闯贼李自成称兵犯阙,荼毒君亲;中国臣民,不闻加遗一矢。平西王吴三桂,界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朝廷感其忠义,念累世之夙好,弃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音:皮修),驱除枭獍(音:敬)。入京之日,首崇怀宗帝后谥号,卜葬山陵,悉如典礼;亲郡王将军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勋戚文武诸臣,咸在朝列,恩礼有加;耕市不惊,秋毫无扰。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传檄江南,连兵河朔,陈师鞠旅,戮力同心,报乃君国之仇,彰我朝廷之德。岂意南州诸君子,苟安旦夕,弗审事机,聊慕虚名,顿忘实害。予甚惑之!

国家之抚定燕都,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贼毁明朝之庙主,辱及先人;我国家不惮(音:但) 征缮之劳,悉索敝赋,代为雪耻。孝子仁人,当如何感恩图报!兹乃乘逆寇稽诛,王师暂息,遂欲雄据江南,坐享渔人之利。揆诸情理,岂可谓平!将以为天堑不能飞渡,投鞭不足断流耶?

夫闯贼但为明朝祟(音:岁)耳,未尝得罪于我国家也。徒以薄海同仇,特申大义。今若拥号称尊,便是天有二日,俨为敌国。予将简西行之锐卒,转旆东征;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夫以中华全力,受困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国。胜负之数,无待蓍(音:失)龟矣。

予闻:“君子爱人以德,细人则以姑息。”诸君子果识时知命,笃念故主,厚爱贤王,宜劝令削号归藩,永绥福禄。朝廷当待以虞宾,统承礼物,带砺山河,位在诸王侯上。朝廷庶不负伸义讨贼、兴灭继绝之初心。至南州群彦,翩然来仪,则尔公尔侯,列爵分土,有平西之典例在。惟执事实图利之!

挽近士大夫,好高树名义而不顾国家之急。每有大事,辄同筑舍。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可为殷鉴。先生领袖名流,主持至计,必能深惟终始,宁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兵行在即,可西可东。南国安危,在此一举。愿诸君子同以讨贼为心,毋贪一身瞬息之荣,而重故国无穷之祸,为乱臣贼子所窃笑。余实有厚望焉。

记有之:“惟善人能受尽言。”敬布腹心,伫闻明教。江天在望,延跂(音:企)为劳。书不宣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沈阳:辽宁省今县。
燕京:今北京。
物望:众所仰望。
司马:指史可法,因史时任兵部尚书。
介弟:尊称他人的弟弟的敬辞。此处指史可法之弟史可程。
清班:清贵的官班,指翰林院。史可程本为翰林院庶吉士,先降李自成,后又降清朝。
手泐:手书。泐,书写。
李自成: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末流寇,自称闯王。性情残忍猜忌,率领党徒烧杀掳掠,延祸数省。崇祯十七年于西安称王,僭号大顺,并率众攻陷京师,庄烈帝殉国。后吴三桂领清兵入关,李败逃自杀。
吴三桂:字长白,明末清初高邮人。崇祯年间,以总兵镇山海关,李自成陷京师,夺三桂爱妾陈圆圆,三桂乃引清兵入关,破自成,清遂入主中国。三桂受封为平西王,镇云南。后叛清,自称周帝,旋病死。
包胥之哭:春秋时楚平王杀伍奢,伍奢的儿子伍员奔吴。后引吴兵伐楚,攻入楚都。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救兵,秦哀公不允,包胥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乃发兵救楚。
累世之夙好:清肈祖孟特穆、兴祖福满均受明建州都督封号,太祖努尔哈赤亦受龙虎将军建州大都督封号。
貔貅:一种猛兽。此比喻勇猛的将士。
枭獍:枭,食母的恶鸟。獍,食父的恶兽。枭獍比喻不孝的人或凶狠忘恩的人。
怀宗:即明庄烈帝由检,清朝谥他为怀宗,后改谥为庄烈愍皇帝,简称庄烈帝。他的陵墓称思陵,故又称思宗。按明朝谥法,又称毅宗。
鞠旅:出征誓师。
征缮:征收军饷,缮治甲兵,为战争之预备。
悉索敝赋:用尽敝国所有财力。
逆寇:指李自成。
稽诛:谓暂时留着,还没把他杀掉。
天堑:天然的河海险要地。
投鞭断流:东晋时,前秦苻坚打算大规模进侵,石越以东晋有长江天险阻隔,不宜兴兵。苻坚却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后比喻军队众多,兵力强大。
祟:灾祸。
简:选拔。
潢池:是盗寇的代辞。潢,积水池。
蓍龟:蓍草与大龟,均为古人卜筮时所用,故用以指占卜。
君子爱人以德,细人则以姑息:此二句为《礼记.坛弓》所记曾子临死时的话。细人,即“小人”,指不识大体之人。姑息,原意为姑且休息,义即茍且偷安;亦可解势为“姑”是妇人,“息”是小儿,“姑息”是说以妇人小儿待之,不多加责备。
虞宾:《书经.异稷》有“虞宾在位”句。虞舜受尧禅,而以宾礼待尧的儿子丹朱。
统承礼物,带砺山河:《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应劭曰:“厉,砥石也。”今通称砺。这誓言意思为:等黄河小如衣带,泰山小如磨刀的时候,所封的国才灭。
来仪:犹言归来。
筑舍:《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是说,要建筑房子,不自作决定,却与道上路人商量,所以不能成功。
兵已渡河:北宋度城在汴京(开封),金人入寇时,太原、真定已失,朝廷还在议论防守三镇的利害,金人对宋使说:“待你们议论定时,我们已渡过黄河了。”
惟善人能受尽言:只有好人,才能接受直言。
跂:同“企”。延跂,延颈企立等待的意思。

【作者简介】

多尔衮,(西元一六一二年~一六五一年),及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世祖福临之叔,先世祖入关占领北京,封摄政王。本文《致史可法书》,实乃其秘书代笔;一说系范文程作,为秘书院大学士,一说为孙李雯作,时为中书舍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音:机),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 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 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音:触)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音:照)小舟入湖。山色如蛾,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音:愧)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音:拿)一小舟拥毳(音:翠)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音:松) 沆砀(音:行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音:西),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音:峦),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音:则),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音:恍),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净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 五人者,盖当蓼(音:了)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音:脚),何也?
  • 癸丑之三月晦
    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 闻此於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 丙辰岁余同浔阳叔翁,于正月二十六日,至徽之休宁。出西门,其溪自祁门县来,经白岳,循县而南,至梅口,会郡溪入浙。循溪而上,二十里,至南渡。过桥,依山麓十里,至岩下已暮。登山五里,借庙中灯,冒雪蹑冰,二里,过天门,里许,入榔梅庵。路经天门、珠帘之胜,俱不暇辨,但闻树间冰响铮铮。入庵后,大霰(音:现)作,浔阳与奴子俱后。余独卧山房,夜听水声屋溜,竟不能寐。
  •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 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