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发现新生儿溶血症关键因素 余荣炽上期刊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周永捷台北十九日电)中央研究院助研究员余荣炽率领的研究团队,就新生儿因红血球抗原型别不合引发溶血症状问题,发现最新关键因素─基因转录因子,促进医学界进一步了解预防胎儿与母亲因血型不容而引发的溶血症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十二月最新一期出版的国际期刊“BLOOD”。

中研院上午发布新闻稿,说明余荣炽研究团队的新发现与论文内容摘要。中研院表示,女性怀孕期间,母体与胎儿可能因彼此红血球抗原型不合,引发溶血症状(hemolytic disease),造成死胎或者是新生儿黄疸、贫血、脾脏肿大等状况,严重时新生儿甚至必须全身换血。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血型系统中,中研院指出,以ABO血型 (包括A、B、AB、O型血液)与Rh血型出现新生儿溶血症案例较多,母亲体内有对抗胎儿血型的抗体,这些抗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攻击胎儿的红血球,引起胎儿溶血症状。

中研院说,成人红血球表面具大量分支的糖链接构,称为I抗原;I抗原抗体和A、B抗原间具有很高的结合力,会引发强烈的抗原抗体反应。然而胎儿的红血球多不具I抗原结构,而是具有称为i抗原的直链型糖结构,使A、B抗原跟抗体间的结合力大幅下降,因而保护胎儿不会因为与母体ABO血型不合而引发溶血症。

中研院指出,余荣炽率领的研究团队,对比尚未出生的胎儿红血球表面直链糖结构以及新生儿糖链接构分子机制后,发现最新关键因素-基因转录因子“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这项发现促进医学界对预防胎儿因与母亲ABO血型不容而引发溶血症的分子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研究成果同时刊载于十五日最新出版的国际期刊“BLOOD”。

余荣炽为中研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与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生化科学所合聘助研究员,中研院表示,其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红血球I糖抗原结构表现研究,连同此次成果,此团队已于BLOOD期刊上发表过三篇论文;研究团队曾在马偕纪念医院医师林妈利的协同研究下,确立了决定I抗原生成的I基因位置,在2001年发表第一篇论文。

中研院说,此次最新论文,余荣炽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I糖分支结构表现的调控机制。后续的研究将着重于此机制在胎儿和成人间的差异,期望能更深入的回答,直链的糖结构与具分支的糖结构间转换的分子机制,以及胎儿红血球表面保持直链糖结构以防止与母体ABO血型不合而引发溶血症的机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