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对人体能发生作用吗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曲条件反射。

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自已使某种观念影响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办事前照照镜子、整整衣服、理理头发。有的人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并且觉得上眼睑浮肿”,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这时马上有不快的感觉,顿疑自已是否得了肾病,继而觉得自己全身无力、腰痛,于是觉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医院就医。这就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作用。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好,由于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发黑时,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暗示自己: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操,练练太极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好的,于是精神振作起来,高高兴兴去工作了。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利于身心健康。

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如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

暗示对人的作用是很大的。它有时也给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假孕”,它是指有的女子结婚后很想怀孕,由于焦虑而十分害怕月经按时来潮,使怀孕失败。由于这种迫切心情,所以当自己月经过期未来,就觉得自己怀孕了。很快又觉得自己开始厌食,恶心、呕吐,喜吃带刺激性的食物,于是到医院就诊。但经医生检查和化验后,发现并不是怀孕。这是因为想怀孕的强烈愿望及焦虑的心理因素,破坏了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影响下丘脑垂体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使体内的孕激素增高和排卵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暂时闭经的结果。

暗示也能对人体产生积极作用。比如,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有人作过实验,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第一组在朗读前,主试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对第二组,主试不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是第一组的记忆率为56.6%;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1%。这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的记忆力很有影响。

在临床中,暗示还可以治疗疾病。如一位妇女因丈夫突然在车祸中死亡,精神上受到强烈的刺激,悲痛得双目失明。但经医生检查,眼睛的结构没有病变,诊断为心理性失明。用许多方法都没治好。后来进行催眠治疗,催眠师暗示她视力已经恢复,对她说:“我数五个数,数到第五个时,你醒来就能看见东西了”催眠师很慢地数一、二、三、四、五,果真数到五的时候,病人醒来,发现自己的视力已完全恢复。

  转自中国导医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呷这卡顾肝!”“呒通伤肝!”台湾人最关心肝病问题,也随时都想到吃什么可以顾肝,但却往往造成肝更大的负担而适得其反,到底我们肝脏的结构有那些功能,怎样才真能“爱肝”呢?
  • 癌症患者在接受标靶药物及化疗药治疗期间,常见出现皮肤病变,出现红肿、干痒与黑色素沉淀等副作用,影响外观与心情,让癌患必须面对外貌改变的另一层压力;皮肤科医师表示,疗程期间,皮肤出现毒性表现,其实是显示出药物正有效在人体作用,杀死癌细胞的疗效反应佳,癌患不需因而沮丧,一般皮肤病变副作用,可由医师开给消炎药治疗,就能获得改善。
  • (中央社记者苏龙麒台北26日电)民国95年6月间,台糖公司爆发以饲料用酵母粉混充人体食用酵母粉制造健素类产品,遭下游厂商广缘实业控告提出民事赔偿,台北地院日前一审判决台糖应赔偿新台币289万7440元。
  • 现代人动得少、吃得多;劳力少、劳心多,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体重过重,挺着啤酒肚的男人到处可见。说到啤酒肚我就想到一个陈年老笑话:
  • (BBC自由撰稿人吴燕玲报导) “你的3600元的消费券要怎么花?”最近在台湾,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聊天时,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讨论消费券。
  • (大纪元记者李妙静台北报导)日前传出诽闻的“超级好朋友”黄国伦、寇乃馨一起参加小燕姊主持的‘百万小学堂’录影。节目开始前,两人连袂向小燕姐拜码头,黄国伦偷偷拜托小燕姐,希望在他答错题目时,可以暗示一下。小燕姐笑说:“我可能会不小心打错PASS”,寇乃馨更当面吐嘈黄国伦:“小燕姐,他在上节目前,还叫助理去帮他买小学生的参考书”。
  • 继三天前,大陆各大媒体兴高采烈报导美国两种畅销奶粉检出含微量三聚氰胺,暗示吃一些“含微量三聚氰胺”没有害,中国政府的各级喉舌开始了一场颇有声势的“微量三聚氰胺于人无害”宣传,连一向为民请命的南方都市报,今天(2008年11月29日)也用三个版面刊登了中国化工专家为三聚氰胺叫屈的长篇报导。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在暗暗为三聚氰胺平反,动员百姓不要再拒绝“含微量三聚氰胺”的食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