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马奋馆惹议 苗县改名建到底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李信宏/苗栗报导〕苗栗县拟建“马英九奋斗馆”引发争议,县长刘政鸿昨天表示,“马奋馆”谐音不雅,他不想给马英九总统带来困扰,要改名为“族群融合馆”;他强调,就算中央不补助或马总统反对,县府也要自筹经费盖到底。

他反批,民进党大搞锁国政策,泛政治化将单纯的观光建设硬拗成“拍马屁”,对苗栗县政府很不公平。

刘政鸿昨天下午召开记者会,表示虽然外界误解,但是县府仍要增资发展马家庄观光,不但要建“族群融合馆”,还要加盖“苗栗县农特产品馆”,两栋建物约一千坪,经费从五千万元增加到九千万元。

他说,马英九以外省人身份当选总统,在族群融合上有正面意涵,马这么年轻就深获民心,更是年轻人奋斗典范,“族群融合馆”除了展示和马英九有关文物,也开辟“百家姓堂号”专区,如马氏扶风堂、刘氏彭城堂等,让各姓氏观光客追根溯源。

对于外界讥讽“拍马屁”,刘政鸿不悦的说:“我六十二岁了,连任再做四年也快七十岁了,我县长干得好好的,又不求当部长,干嘛拍马屁?”

记者追问是否接到马英九反对的电话?刘政鸿答称:“没有,就算马总统反对,我还是要盖,反正苗栗县出钱。”

他说,马英九虽然没在马家庄成长,但每逢例假日就吸引数千民众,县府不把握机会拼观光,对不起县民;“别人没有冬至也在搓汤圆,我们有冬至,干嘛不搓汤圆?我绝不放过!”

他表示,扣掉国内“马迷”,中国观光客未来一天开放三千人,县府以八百人的保守人数估算,每人入馆收费二百元新台币,加上餐饮、纪念品及农特产品消费,每天至少二十万元,一年就创造七千多万元观光收入,“九千万元不用两年就赚回来”,怎会浪费公帑?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