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云门第三届流浪者多选择中国 增设社会服务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先凤台北二日电)云门舞集“流浪者计划”第三届获奖助者今天发表成果;本届八位中有五位到中国,其中张子午写下历届行程最远的纪录,从太平洋西岸骑铁马横越中国丝路直到葡萄牙。2009年“流浪者计划”即日起征件,增设“社会服务”类,鼓励关怀台湾人文社会环境或致力于社会服务的青年拓展视野。

今天在第三届获奖助者成果发表会现场,八位满载而归的流浪者透过影音图像,分享他们的故事及创作作品,包括“专业组”卢健英,“启蒙组”江志康、张子午、陈俊豪、杨士毅、易君珊、游昌桦、廖博弘。

张子午为一圆梦想,追随当年玄奘及马可波罗的西进之旅,以半年期间从太平洋西岸,骑铁马横越中国丝路往中亚、欧洲八国,直至欧亚大陆最西端的葡萄牙,体验各地不同民族的风土民情。

陈俊豪赴越南学习曾为艺妓曲艺的“筹歌”,领会其中的唱腔咬字,与客家、闽南歌谣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回国后将担任“李清照私人剧团”的编导,准备推出新创作,融入越南的体验与观察。

先天手脚残缺的易君珊,成长时常遭遇异样眼光,国中毕业后赴美生活并修得艺术治疗硕士学位,原本也申请至中国大陆,最后接受评审委员建议,以台湾做为流浪起点,重新认识这块出生地,拜访在肢体上同样有残缺的朋友,透过生命经验的交换,相互激励。

台湾艺术大学应用媒体艺术研究生杨士毅,造访陕北剪纸原乡,透过双手描绘,将黄土高原坚韧的生命力,融入一幅幅充满情感与想像力的插画中。

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研究生游昌桦前往新疆及北京,偶然际遇中拍摄边防军旅生活,却在临行前被误以为是情报人员,所幸虚惊一场安全离开。透过镜头观察当地人的历程让他更坚定创作。

另一位影像纪录工作者江志康,原本计划去云南大理“放空”,却偶遇藏汉冲突事件,燃起了“报导摄影”的使命与热情。担任商品开发视觉指导的廖博弘从上海横跨十二城镇至敦煌,旅途中他以文字及影像,幽默纪录现今中国大陆生活现状,及自由又矛盾的复杂冲突。

“专业组”媒体人卢健英,一路从丽江、香格里拉等西南边陲到北京、上海、成都、厦门等大都市,发现“旅游”曾几何时成为中国人的生活需求之一;过去在旅游胜地“台胞”极易被识别,但这回她却发现大家都是“观光客”。“旅游”已被各地政府列为首要的产业开发,正悄悄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视野。

云门接着说明2009年“流浪者计划”,即日起开放申请,至七月二十三日截止,将分设“艺术工作”与“社会服务”两个项目;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热爱文学、音乐、表演艺术、影像、美术等创作青年,以及四十五岁以下专业艺术工作及社会服务工作人才提出申请。“社会服务”项目领域包括致力于社区工作、公共服务、人道关怀、技艺传承、文史工作、城乡发展等工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