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现身九五尊──九龙砚花东黑年糕玉

林松锜文/图
font print 人气: 48
【字号】    
   标签: tags:

九龙砚 (black chalcedony,实物大小 15 *12* 5)是台湾花东玉石的黑年糕玉琢磨而成。此件作品依料设题,完整无瑕,古意盎然,刻工精致,活灵活现,是绝顶的传家之宝。

诗赞:九龙抢珠墨砚台 质地上乘全无瑕 沁色古朴展荣华 平民百姓迎入家

九龙砚是呈现黑色的花东玉石,黑中带着点透明且具有年糕般的质感。一般在花东玉石中,看起来有透明感又呈现QQ的口感般的玉石,都可以叫做年糕玉。年糕玉也是少数在台湾东海岸成功与东河海边还可以发现的玉石。名贵的石种有:黑年糕,冻玉,柴花纹年糕玉,紫色年糕玉及钙化年糕玉等等。

黑年糕玉是黑玉髓的俗称,硬度七度,产于东海岸,是石英加褐铁矿组成,矿脉露出地表,故可能在氧化或还原作用下,局部或全部产生色变质变或钙化,故有“变色龙”的雅号。由于易随矿物龟裂受其他矿物浸渗,产生多种变化,黑年糕玉变化万千的质料,令人着迷原因在此。

九龙砚是琢磨原玉石黑年糕玉,依料设题做成砚台盘龙的表现,显出高贵尊严的气势。

龙一种看似虚幻的生物,在人间却有相当真实的呈现方式,从远古的玉饰陶器到生活的工艺、建筑、服饰,龙文化已烙印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当中,然而受现代实证科学的影响,龙成了远古的神话传说与祥瑞的象征图腾。

中国十二生肖中,十一种是常见生物,为何唯有排行第五的龙,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生物?龙与麒麟、凤凰、西方的独角马、人鱼,在现代人的观念,都是想像中的奇幻生物。自古以来,龙的形象在中国雕塑作品中是非常具体而明确的,龙角似鹿角,龙鳞似鲤鳞,龙爪似鹰爪,龙身似蛇身。

宋朝,龙明显的跃升为帝王的象征,【龙象至尊】,皇室明令臣民不得使用,但龙已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早已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诸如祈福求雨等,使得全面禁止民间使用已不可能,于是促使龙扮演的功能角色分化,民间开始用无角的螭代替龙。

东方龙是伴随着神仙升天有神奇力量的瑞兽,宣扬着佛道教的神仙观念,人可以修成正果,成佛成仙,驾龙升天。

中国龙在中国人的社会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当今中国人似乎遗忘龙是那里来的,龙为何会出现?

唤回文化的记忆,龙不应该只是图案和符号,它是中国神传文化很重要的瑞兽,启示着人如果按照神的旨意在生活,就会成就一个璀璨辉煌的盛世。@*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玉石“水煎包”是浑然天成的台湾东岸花东地区的白玉髓原石(石髓)。酥黄的煎包皮上洒落点点的白芝麻,乃叶金龙大师亲手雕刻的杰作,诱发水煎包馨香动人的香味。故宫博物院的“五花肉”、“翠玉白菜”,配上台湾玉石的“水煎包”,诚为自然天成绝妙的玉石套餐。
  • 玉琮是人间献给神的最高敬意,是祭祀天地的礼器,承载着天人合一的文化。五千年前的玉琮蕴藏着“密码”更是与众不同。
  • 在中国,珍珠出现于大禹时代,大禹治水后划分九州,确定各地的税贝赋和贡品,珍珠就被划为贡品之一,秦汉以后珍珠饰品日渐普遍。据载周文王曾用珍珠装饰发髻,在中国古代饰物中,珍珠常与璧玉并重,用作帝皇冠冕衮服上的宝珠,或后妃的首饰,象征权威与尊贵。
  • 玉,其实是一种石头,却有水的温润。八千多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开始崇尚玉了,最初的玉,是人与神进行沟通的媒介。玉的象形字,就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称“三玉之连”,指玉通天、地、人。古人认为,玉可通神,神的旨意会通过玉来传达,顺应天意者也可通过玉与神沟通,得到神的护佑。
  • “肉形石”和“东坡肉”异曲同工有妙合,看一眼“肉形石”,对东坡肉的相思就落到实处了,而且不受时光的腐败摧毁,因为“肉形石”是一块碧玉巧雕精品。
  • 一般所说的“巧雕”要符合三个条件:材质出自天然,加以巧妙的创作,展现天人契合之妙,“翠玉白菜”就是这些条件携手之下造出的极品巧雕。“翠玉白菜”的“出身”和一位平民贵妃连系在一起。
  • 七千多年前玉璧就现踪了,它在中国大陆的先民文化中表现了一种普遍的共通性。为什么说玉璧在中华文化中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玉璧这种玉器具有怎样的高格地位呢?玉璧的工艺技术有哪些精湛高超的展现呢?
  • 从这两件史前玉圭——人面纹圭和鹰纹圭中,你可以发现惊人的史前玉雕艺术水准太亮眼了,令人惊叹的中华用玉文化,你知道多少?
  • 什么好吃、懒作啦都赖到猪头上,或许这是人类将猪当作家畜圈养的结果。距今五千年前的史前遗迹中发现“玉猪龙”玉雕,显示猪的尊贵,和今人对猪的看法相去悬殊,可能破解你对猪以偏概全的观念……
  • 玉质纯净温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仁义礼智信”比喻“玉”有五德。“玉”在古代所指广泛,举凡水晶、玛瑙等美石都可称为“玉”。但真正的“玉”只有两种:软玉和翡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