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中央级《中华新闻报》倒闭

标签:

【大纪元9月14日报导】(大纪元综合报导)《中国新闻出版报》在8月28日发布,由于资不抵债,《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这是中国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全国多份报章一直是官方喉舌,由纳税人供养,基本衣食无忧,但随着体制改革,官方报刊也面临“转企改制”,否则难逃“执笠”厄运。

中国经济网9月14日报导,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获悉,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人员称,包括中央一级大部分报刊在内的全国报刊,进行“转企改制”已是大势所趋。

中央及各部委、单位所办的报刊,主要扮演官方喉舌角色,虽是“事业单位”的身份,但每一家报刊社上头都有一个主管主办单位的“东家”。这些“东家”管控报纸,监管舆论,报刊基本上是具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商品,要转企较为敏感。

北京作家、资深媒体人凌沧洲表示,《中华新闻报》作为第一家被关闭的中央级新闻报纸并不奇怪。一 叶知秋,从《中华新闻报》这片树叶的凋零,可以看出中国的报业正面临着读者萎缩、广告流失的危机,前景堪忧。凌沧洲告诉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目前中国的报业主要来自两方 面的压力:“第一就是婆婆太多,行政干预,登什么不登什么完全不是办报人能够自主的。第二个呢就是说在现在这种中国的网络发展情况下。报纸有这么多条条框 框,它不是死得更快吗?”

网民“横舟 ”表示:“天知道人民日报的亏损是不是比中华新闻报少!新闻报的倒闭,在任何一个网民都能掀起一场新闻潮的今天,就是一个大大的讽刺!”

南京的西祠胡同网“记者的家”论坛贴出一篇名为“中国记协设陷阱,《中华新闻报》关停前恶意骗取无辜南京公司 15万”的文章,称停办《中华新闻报》,中国记协给出的理由是:经营不善,严重资不抵债,无法正常继续出刊。但《中华新闻报》内部人士认为,关闭报社应该 有一个合法的程序,应该有“妥善安置人员”的办法。

凌沧洲对此表示,报刊改制后的确应该妥善安置工作人员,但这些被改制改掉的新闻工作者要面对的其实是很 多改制企业工人早就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它所要呼吁的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人个体的权益,而更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有创办一份报纸的权力,假如把这个权力开放了, 我觉得这才是给这些人真正的生路。”

这篇网络文章还称,南京一公司举报《中华新闻报》倒闭前涉嫌骗去南京这家公司广告投资款15万元人民 币。北京维权律师李和平对此表示,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该公司当初是如何和报社签订协议的:“根据协议嘛,如果好比说你那边违约了,那么你应该承担责任。如果 报纸被关闭了或者怎么样的一个情况,条款应该是有约定的。”

另外,一些在去年4月和《中华新闻报》签署合作办报协议的新闻工作者,也联名给中国记协写信,称共有12家专刊、36名记者因为该报的违约造成了巨大损失,要求记协在关闭《中华新闻报》后,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中华新闻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媒体,创刊于1993年5月,自诩全国新闻行业权威性报纸,获中宣部好评和重视,为特定可出内参的报纸之一。

相关新闻
美报业倒闭潮 150年《洛矶山新闻》停刊
美国平面媒体寒冬 员工想要取得经营权
张锦华:正面报导中共的问题?
曹长青:美国报业兴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