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铁亏损严重 台政府零出资代价惨痛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20日电)高铁营运2年多,愈滚愈大的财务压力,终于让台湾高铁董事长殷琪将请辞,改由政府主导严重亏损的高铁。当年政府打着“零出资”建高铁的如意算盘,未预料会付出的惨痛代价。

政府在1987年做兴建高铁可行性评估,1990年7月成立高铁筹备处,现任交通部长毛治国就是当时筹备处长。原本高铁要由政府自行兴建,不料1993年立法院删除预算,并决议交由民间兴建,于是有了高铁BOT案,也就是由政府取得土地,交由民间兴建,兴建营运期35年期满后,由政府收回。

台湾高铁联盟与中华高铁联盟是高铁工程两大竞标团体,台湾高铁联盟胜出最大原因是提出“零出资”的诱因。

根据当时的招标须知,民间投资建高铁,至少要出资40%,不过,台湾高铁联盟估算兴建成本只要新台币3259亿元,且提出政府不必出一毛钱。中华高铁联盟则估算兴建成本要5000亿元,但政府要出资50%。

竞标结果由台湾高铁联盟胜出,1997年取得高铁最优申请资格,当时交通部还喜孜孜表示,台湾高铁联盟的“零出资”具创意,“政府不用花钱,就可盖一条高速铁路”。

政府的如意算盘似乎未如预期,台湾高铁开始募资时,景气已走下坡,募资过程并不顺利,原本预定2005年10月的通车期限延到2007年2月。

因台湾高铁强调BOT的精神,台湾高铁与政府是伙伴关系,为顺利推动高铁,政府在无列预算下,决定由国营事业的台糖、政府有持股的中钢、中技社及航发会购买高铁特别股,即使形式上政府未出资,但间接投资结果,公股目前占台湾高铁比例高达约37.4%。

前高铁局官员回忆,当年和台湾高铁研议合约内容时,台湾高铁姿态非常高。以运量为例,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保证运量”,也就是实际运量超过保证基准时,增加的收入交给政府,若不足保证运量时,由政府补足;另一种则是“不保证运量”,完全由经营者自行负责。

这位官员说,台湾高铁只同意运量不足时由政府补足,不赞成超过一定运量的收入要交给政府,高铁局则无法认同,最后仍是采取不保证运量。

高铁曾是殷琪的梦想,2007年2月高铁正式通车,从台北到高雄,最快90分钟到达,实现“台湾一日生活圈”,在提供民众行的便利,的确功不可没。

不过,近年景气下滑,却是台湾高铁始料未及,旅客人数不到当年预估值的1/4,原本看好可以带来商机的高铁站区,至今仍旧空荡,加上去年金融海啸的重重一击,让台湾高铁亏损愈来愈大,累计已亏702亿元,达到约2/3资本额。

当年台湾高铁联盟竞标时,不但不要政府出资,还提出每年回馈税前盈余10%给政府,至今一毛都没给过,而包括航发会等购买的特别股,也只分到一次利息就无下文。

未来政府主导高铁经营权,对民众最大的保障就是高铁会继续营运,但景气非短时间可以恢复,如何让亏损累累的高铁起死回生,将是一大挑战,当年“零出资”的代价可真不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