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七大技巧,立刻看穿任何人(2)

大卫.李柏曼

标签:

技巧二:呼叫波贝医生

假如你认为某人认识谁或知道某事的话,“呼叫波贝医生”(Paging Dr. Bombay,译者注:这是美国戏剧《神仙家庭》中的一句著名台词,波贝医生是剧中巫医的角色。)的技巧就可以派上用场。这项技巧是基于一种心里学原理:一个人对于未知的人、事、物,注意程度应是相同的。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听过佛来特、彼得或马文这三个名字,那么他对这三个人的兴趣度应该会相同;倘若状况不是这样的话,很自然地,他会对自己熟悉的那个名字最感兴趣。假设他只听过马文这名字,那么当对方提到马文时,比起听到另外两个名字,他会显得较感兴趣许多。

这项技巧运用的原理,就是人对于所有未知选项的态度会一样,当他或她的兴趣偏向一方时,就表示这个人对某些资讯有所意识,只是没有让你知道罢了。以下我们用例子来说明:

情境一

人事部经理认为吉米可能有离开公司的打算,并且带走公司的客户名单,他甚至怀疑,吉米已经跟竞争对手公司的老板布莱克先生碰过面。

所以,经理请吉米先坐下,然后在桌上随意地摆了三个资料夹,上面分别标示“布莱克先生”、“葛林先生”和“布鲁先生”。假如吉米已经见过,或打算要见布莱克,那他目光停留在布莱克先生资料夹上的时间会相对较久。然后,他可能会试着将眼神从资料夹上移开,流露出无意识或不稳定的神情。
———-
另一种使用这项技巧的方式,就是单纯讨论状况,然后察看他的注意力放在哪里。首先,你可以陈述两种状况,然后置换其中一项事实。假如被置换的事实引起他的兴趣,那么就表示他对事实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比方说,一位警官正在侦讯抢案的嫌犯。他将手上的报告读给嫌犯听,告诉嫌犯实际的发生状况,但是他改编了犯罪过程中的一项关键细节。如果嫌疑犯有罪,他的注意力就会本能地偏向此关键点,此外,如果他听到什么令他吃惊的事情,他会想要确认他所听到的,并且使用这个“矛盾点”,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犯罪。

只有当他实际上有犯罪时,他才会将焦点转向被置换的“事实”,相反地,如果他是无辜的,自然就不会清楚所有犯罪细节,无法分辨事实的“对”或“错”。让我们来看看实际上的对话状况:

情境二

警官将“事实”念给嫌疑犯听,仿佛他知道所有细节一样。“嫌疑犯向出纳人员射击后,开着一辆挂有加州车牌的绿色轿车离开,(然后加入一项错误的资讯)之后,与另一辆轿车冲撞,撞上栅栏后逃离。”

假如嫌疑犯就是罪犯,那么他会询问关于不符合真相的部分:“撞上另一辆车?我的车上面没有刮痕,那不可能会是我的车!”他使用那项错误资讯来证明他的清白,从这点来看,就可以推断他知道整个故事了。
———-

技巧三:你有什么看法?

这项技巧的关键不是在控诉,而是在告知,透过目标对象的回应来判断他是否有所隐瞒。然后,再从他提供的新讯息来探究他的思维模式。

比方说,宝琳最近刚去做例行性健康检查,医生拿到验血报告后打电话告诉她,她得了疱疹。宝琳回想了一下最近的性伴侣,她确定传染疱疹给她的人,不是迈可就是皓伟。若直接问这两位“嫌疑犯”,是否在知情的状况下把疱疹传染给她,得到的答案很有可能都是否定的。以下是她的做法:

情境一

宝琳分别打电话给这两位男子闲话家常,并且告诉他们自己得了疱疹。从这两人闻讯后的反应,宝琳就可以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罪犯”。以下是这两位男子听完消息后的反应:

迈可:“别以为是我,不是我传染给你的!我是清白的。”
皓伟:“你说你怎样?你感染疱疹多久了?你可能还传染给我!我真不敢相信,你确定吗?”

谁最有可能是真正的“罪犯”?如果你猜迈可,那你就答对了。听到宝琳得到这无法治愈,又容易传染的性病后,迈可马上为自己辩驳,认为宝琳是在怪罪他把疱疹传染给她。他并没有显露出对自己健康的关切,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感染,所以他只是极力撇清,试图说服宝琳相信他的清白。

相反地,皓伟则是先假设宝琳打电话来的目的,是为了要告诉他,自己可能传染病毒给他了。因为他在乎自己的健康,所以才会生气。
———-
简单来说,真正犯错的一方面对指责时,通常会先采防御姿态,而无辜的一方,则较不会在乎受到冒犯。

情境二

现在,假设你在一家电脑公司的客户服务部上班。一位顾客拿了一台印表机要求更换,声称自己几天前买到故障机,他不仅出示发票,印表机也有完整的包装。

在检查内容物时,你发现一个影响运作的必要零件不见了,是个昂贵又可轻易拆除的零件,而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印表机无法正常运作。当你告知顾客此情形时,你可能会获得两种反应:

反应一:“我没有把它拿出来,我买来的时候就是这样了。”

反应二:“什么?你卖给我一台有缺零件的印表机,我还浪费两小时研究到底如何让它运作!”
———-

你看到这技巧多么有效了吧?若顾客的反应为后者,那么他有权生气,也因为脑海根本没有闪过自己可能成为“嫌疑犯”的念头,所以也没有被冒犯的感觉。

相反地,若顾客的反应为前者,那么他不会生气,因为就是他自己把零件取出,也根本没有花时间研究过机器。而当你告知他零件有遗失情形时,他很自然就会采取防御姿态,自动假设你怀疑是他自行把零件取出。@待续…

摘 自 《看穿人心的问话术》 如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变调主旋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新版
十年砍柴:观剧最喜看穿帮
京访民戳破故技重施的“专家”技俩
知名学者孙延军博士访谈录(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