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国代选举

扁老家投票率 高于全国
〔自由时报记者杨美红╱南县报导〕陈水扁总统故乡台南县官田乡西庄村,此次任务型国代选举投票率达三成六,其中民进党得票率达八成,虽然不像总统大选、立委选举时选孰烈,动辄得票率破九成,但仍具有指标意义。

直升机送选票 谷关才83人投票
〔自由时报记者曾鸿儒╱和平报导〕任务型国代选举登场,台中县和平乡谷关地区却因为交通中断,选票无法送达,消防署空中勤务总队昨日出动直升机支援,将选票与选务人员运送入山;但回程时遇到雷雨胞直扑而来,机上人员都直呼“好险”。

国亲搞中国热 自食恶果
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特稿这次国代选举罕见的低投票率,外界多归因如投票天气不佳、宪改曲高和寡以及政党宣传动员不足等,但若进一步检视,上述理由未免倒果为因。倘若没有前一波国亲带动的中国热,模糊政治焦点,民众何以宁愿逛街看电影,也不愿去投票?

百万头奖 高县拿走了
〔自由时报记者黄忠荣、蔡清华、朱有铃╱综合报导〕中选会为鼓励大家踊跃投票,推出国代选举有奖征答活动,头奖一百万元一名,昨天由中选会主委张政雄抽出落在高雄县,周二将由高雄县选委会抽出得奖人。

民众党异军突起 拿三席
〔自由时报记者王寓中╱综合报导〕中国民众党异军突起,在任务型国代选举当选三席国代。中国国民党分析是有不少选民将中国民众党误为中国国民党所致。但当选中国民众党国代的陈源奇则否认这种说法,还反驳因为党名相近,该党支持者误投国民党,导致民众党的选票流失。

新闻透视╱配套法案过关 宪改才能结果
自由时报记者黄维助╱特稿由于任务型国代选举结果呈现支持修宪的高度民意,也令目前在立院待审的“国民大会职权行使法草案”立法僵局出现突破契机,若朝野立院党团在国代集会前达成共识、完成立法程序,可望化解修宪过程可能衍生的宪政争议,确保这次宪改“开花结果”。

国大职权行使法 可望解套
〔自由时报记者黄维助、田世昊╱台北报导〕任务型国代选举结果出炉,赞成修宪案的政党团体囊括八成三的席次,对于立院待审的“国民大会职权行使法草案”,朝野党团支持复决门槛采四分之三版本过关已趋向形成共识,上述草案可望在国代集会前完成立法程序,让任务型国代“有法”开会。

橘军大溃败 党内低气压
〔自由时报记者李明贤、施晓光╱台北报导〕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昨日指出,对于国代选举结果会虚心检讨,但低投票率无法真正反映政党版图位移,他强调“对的道路仍会坚持下去”。

跃为第三大 台联真欢喜
〔自由时报记者李欣芳╱台北报导〕国代选举结果出炉,台联党主席苏进强昨晚表示,非常高兴台联成为第三大党,面对友党民进党的全力打压,仍有这样的支持度(百分之七点零五 ),李登辉前总统也感到欣慰,但台联对得票率感到不满意,将深切检讨。对于如何因应修宪案可望过关的冲击,苏进强表示,台联将提出单一选区的宪法修正案,将冲击减至最低,并寻求与其他政党合作。

台湾意识 大胜中国逆流
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特稿任务型国代选举昨晚揭晓,第一阶段修宪可望顺利排上台湾的宪政改造历程,尽管赞成修宪与否的立场不同,但是民进党政党支持率上扬,赢了刚从中国造势归来的连战主持的国民党,台联的支持率也首度超越访中的宋楚瑜主持的亲民党,这个重要讯号彰显了人民的关键抉择,其影响将比国会改革的单项进展更为深远。

新闻分析╱中国热过头 蓝营灭苏失败
自由时报记者王寓中╱特稿国代选举结果,国民党未能如愿拿下第一大党地位,“灭苏计划”沦为笑柄,唯一收获是赢得了“精算师”奖项。

新闻分析╱危机牌奏效 苏主席赢首战
自由时报记者邱燕玲╱特稿苏贞昌接任民进党主席,今天刚好满三个月,继三二六完成百万人大游行不可能的任务后,苏贞昌又带领民进党打赢任内第一场胜仗,使得扁在党内暂时免于被批判。

连战得意 又向橘营招手
〔自由时报记者王寓中╱台北报导〕国民党主席连战昨天指出,任务型国代选举结果显示,台湾势必要走向一个两党的政治模式。连战与国民党副主席马英九都说,这次选举的投票率过低,不能精确的反映政党支持率,但在法律上没有少数修宪的问题。

总统︰过半挺宪改 台湾的胜利
〔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台北报导〕针对昨日完成的任务型国代选举,陈水扁总统强调,这一次任务型国代选举的意义,象征台湾民主改革的进程,而非各政党之间的竞逐。赞成宪改的得票数能获得过半的支持,更代表着民主的胜利、改革的胜利、台湾的胜利。

扁期许2008台湾有合身的新宪
〔自由时报记者田世昊╱台北报导〕任务型国代选举结果出炉,民进党获得最高的得票率,党主席苏贞昌转述陈水扁总统说法时指出,第一阶段修宪将可预期成功,修宪成功后,第二阶段修宪要立即展开,希望在2008年给台湾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新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