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约 148 条记录
-
疫情持续 网民作“对联”嘲讽封控乱象 2022/05/15中国各地因新冠病毒疫情持续爆发,封城、全员核酸检测是中共清零政策的重要手段。在长时间封控下老百姓情绪开始出现反弹。最近有网民号召大家一起...
-
美国福建书协新年赠字画 吉语添祝福 2022/01/24周日(1月23日),福建书画家协会在法拉盛的大纽约书法交流中心举办免费送字画活动,在新年期间,为大家送上协会书法家写的新年对联及新年祝福...
-
【文史】年俗联子集锦 猪年安福! 2019/02/04在新旧年交替之际,除旧布新、迎新接福等等愿景透过一连串年俗展现了出来。年俗的祭典、仪式过程是人们诚意、正心的时刻,在此时,人间与神更接近...
-
诸事大吉 传统年俗“集祥” 2019/01/31传统中华文化的过年习俗,不是年末跨岁初这一、二天的节庆而已,而是一连串的除旧岁迎新春的节祭与活动。岁末大祭、作尾牙、祀灶送神、大扫除、办...
-
作诗逾50载 诗人朱绍昌中华公所开讲对联 2019/01/261月13日下午,纽英崙中华公所、朱沛国堂、艺术学会和波士顿安良工商会联合在中华公所举办讲座,邀请作诗50多年、享誉纽英崙侨界的诗人朱绍昌...
-
2018年迎新春百字对联一副:洪福神赐 2018/01/17大地阳生,冬梅傲残雪绽放,共产主义终极目的毁灭人类,九评系列剥画皮揭谜底
-
对联三则:赞《九评》 2017/12/05诛龙斩魅飞神剑 涤毒明心作净泓
-
何处相思明月楼 中秋赏月妙对 2017/10/01从三代就有祭月大典。秋天赏月、赋诗、作对的风尚也酝于其中,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明月种相思,相思何处?……赏月吟中秋,思想起成...
-
辽宁省多名居民被非法批捕 原因竟是对联 2017/08/09过年期间张贴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不仅喜庆,很多对联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和文化意蕴,予人以教化和启迪,如:“上联:修心养性承重物 下联...
-
道是无情还有情——对联之“无情联” 2017/06/11传统对联,作为正格来讲,须符合“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相谐、词性相对、内 容相关”的基本要求。但联苑里有一种对联,脱离“内容相关”这一...
-
人气: 103615
-
人气: 66728
-
夫合妻顺好福联——丙申秋证婚囍联一副 2017/04/06好男合好女,天赐百年好合,合大法合美德自然合情合理
-
联苑撷珍:佳偶共制佳联 2017/03/25伉俪佳偶,琴瑟和鸣;共制佳联,相映成趣。实为联苑一道温馨的风景。
-
联苑里的“搞笑一族”——飞白联 2017/03/03“飞白”就是“明知其错故意仿效”,将错就错、刻意讹读讹写。用飞白制联,常可达到嘲讽取笑的效果,联苑里有不少这类趣话。
-
联苑奇葩——析字联 2017/02/26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由于其雅俗共赏的特点,为人们所亲近之。有了如此好的“人缘”,就会注入众多智慧的参与,能呈现出多姿多采的面貌,便...
-
玩味这些好对联 岁岁过好年 2017/01/08中国历代许多文学家、贤臣将相和明君帝王,都出现过对联大家。佚名的平民百姓,也有留下妙趣横溢的对联,好像是沙中之珠。曾国藩注重己身的修为操...
-
〈联话〉“一棵柳”引发的话题 2016/12/09日前在“文学世界”栏目看到一篇文章〈试对“烟锁池塘柳”〉,试析如下: 出句“烟锁池塘柳”,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应对格式应...
-
试对“烟锁池塘柳” 2016/12/06有一个流传久远的出句(上联)“烟锁池塘柳”。此出句最早见于明末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其卷十六有《柳波曲》并序云“客有以烟锁池塘柳五字...
-
【联趣】试对“香香两两” 2016/11/30“香香两两”,一直以“绝对”的面貌出现。欲作对句,从联律上考虑,出句为“平 平仄仄”,受字、意方面的限制,对句毫无余地地须用“仄仄平平”...
-
影片《对联》呈现美国华人血泪史 2016/11/25纽英崙华人历史协会与波士顿同源会于11月19日特邀独立电视制作人、导演和作家刘咏嫦(Felicia Lowe)在塔夫茨医学院放映厅与观众...
-
【难联绝对】试对“香香两两” 2016/11/22出句(上联):香香两两 据说该上联是宋朝朱熹所出。出句前面“香”字为形容词,表达人的嗅觉好闻惬意与否,有反义词“臭”与之对应
-
对联:《九评》 2016/11/19神剑倚天,利斩孽龙澄碧宇; 奇书行世,散除迷雾覆红朝。
-
文苑逸事:“马援死以马革裹尸,死得其所” 2016/10/25《侯鲭录》记载:宋代,翰林学士的院壁上,旧有题句云:李阳生指李树为姓,生而知之。
-
佚名:绝对天赐 福联醒世 2016/10/16中国有句古话叫无独有偶,指的是世间的事物,往往不是单一唯一的,而是总是有相对应相匹配的事物,或如同成双成对一般。 其中一部分也是宇...
-
文苑逸事:书生和渔翁 2016/10/12有一个秀才,成日里不是死啃书本,就是吟诗不停。有一天,他到野外漫步,恰巧遇 见一个老农夫摘菜回来,肩挑一担竹箩,一口大,一口小,秀才一见...
-
文苑逸事:古稀人应童子试 2016/10/11清朝某次科举考试时,卷中有句云:“昧昧我思之。(古书中的句子,意思是:涵义深奥,容我思之)”有一考生,误“昧昧”为“妹妹”,因而写成为...
-
文苑逸事:如此“主考官” 2016/10/10贵州有两个人,一个叫冷超儒,一个叫钱登选,都是官拜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县学生员。但因他俩都是靠贿赂上司而得官的,所以深为广大读书人...
-
文苑逸事:人格化的元宵灯联 2016/09/27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 鼓对锣讲:亏侬空腹受拳头。
-
文苑逸事:“连升三级”与“遗臭万年” 2016/09/25浙江平湖县,有一姓王的人,中举之后,谄上欺下,官从司马升到观察,不久又从观察升到廉访使。他横行市井,强抢乡间物产,弄得怨声载道。有打抱不...